《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及点评
(2016-11-21 14:15:11)分类: 语文教学 |
“四个但是”巧读文本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及点评
桐城市吕亭中心小学 吴德梅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
2、学习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及如何按顺序写文章。
3、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强学生树立开发新领域、新能源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地球的现状。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学习作者按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议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板书“但是”,问生:“有什么疑问吗?”(但是什么?为什么但是?)
这是一个表示转折连接的词语,含有“但是”的句子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二、
1、
(1)大家快速读文,找到文中反复出现的“但是”这个词,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含有“但是”这个词的句子,注意把句子画完整。思考:但是什么?为什么但是?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四句话:
⑴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⑵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⑶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⑷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2、读中感悟。
(1)这四个转折句子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难点。自由读读这些句子,练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思考你有什么感受?然后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选择句子谈体会。
第一句:①学生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谈感受。(板书:美丽壮观---一叶扁舟)
③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呢?(感激、珍惜、小心翼翼、担心……)为什么?
④“一叶扁舟”这个打比方的句子突出了什么呢?(地球的渺小)还有哪些地方突出了地球的渺小?(列数字的说明)
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谈资源的。
①谁能主动站起来读一读?同学们再自由练读一遍,酝酿酝酿感情,谁愿意再来读?评价一下,注意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②谈体会,当你读到人类对资源的毁坏时,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能否结合自身实际或者生活经验来谈一谈?
(板书:提供资源---任意开采)
.
“本来”一词是什么意思?“本来”都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再生了?
读第四句: ①破坏这些资源后,我们还能到别的星球上去吗?为什么?
读这个句子,变疑问句为陈述句再读试试。
③点拨:注意到“至少”一词了吗?什么意思呢?它表示最小的限度,所以,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想法能实现吗?用文中的话告诉老师。是啊,设想仅仅是设想而已,那么读这部分设想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读呢?(前面平缓,到反问句上扬)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④再谈体会和思考,齐读。
总结:“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谁说的话?引读:课文“他说……”
板书(可爱---破碎)
再读这句话,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地球具有双重性?(“同时”一词)。这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
(1)
(2)
(3)
(4)
说说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拓展练习(自选一题)
1、
五、总结
大家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回顾写作方法有哪些?(抓住特点写,打比方、列数字的写法等)
三、
1、
2、
板书设计:
9、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 但 一叶扁舟
提供资源
不断再生 是 不断毁坏
(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