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钓鱼的启示》评课稿(魏文琴)

(2016-11-08 19:17:50)
分类: 送培送教

一场难忘的心灵对话


——《钓鱼的启示》评课稿

安徽省桐城市东关小学   
魏文琴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想借此机会,代表我们工作室感谢大关中心小学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朱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精彩奉献,感谢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热情参与,感谢所有来听课的老师牺牲你们的宝贵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的研讨活动。


接下来,我就朱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一课,谈谈我的听后感受。本课教学中,教师以文本为依托,从道德启迪的角度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与学生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无论是构思还是实践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课上得真实、扎实、高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在教学中融入生活的体验,会使简单的说教脱离苍白和无力,从而焕发出教育的无穷魅力。本课教学中,朱老师将生活化语文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课前交流部分,朱老师选取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又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钓鱼”话题,和学生交流,学生自然有话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又很自然地导入到本课的学习。教学中,朱老师多次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当父亲坚决地要求詹姆斯:“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此时,创设情境:同学们,如果是你,听到父亲的这句话会是什么心情?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为将要失去眼前的大鱼而着急,同时又对父亲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又如:当詹姆斯钓到10公斤的大鱼时,眼珠都瞪圆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在指导朗读这句话时,朱老师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并用手比划20斤的大鱼有多大,体会詹姆斯钓到大鱼的惊喜。在此基础上,再次创设情境:孩子们,要是你钓这么大的鱼,你舍得放掉吗?切身体会詹姆斯放鱼时的伤心与不舍。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围绕主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主线明。课堂上,朱老师以“钓鱼——放鱼——悟理”为主线,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为暗线展开教学,并沿着这根情脉开展对话,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细读文本。如:在理解詹姆斯舍不得放鱼时,朱老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评析。老师重点抓住四句话,随着学生的汇报交流,相机用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分析作者心情的变化,读中揣摩人物的心理,并注重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扣住关键词“大叫”“抗议”“小心翼翼”,指导学生品读,读出詹姆斯对父亲做法的不理解,读出他不想放鱼时的委屈与难过,读出他小心翼翼放鱼时的伤心与不舍。与此同时,通过品读父亲的话:“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联系上下文理解“得”的意思(必须),在品读中体会父亲的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读出父亲以毫不含糊的态度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从而体会出这才是真正的父爱!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三、关注学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读书贵有法”,“新课标”中把“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朱老师依据学情,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在检查预习、初知文意的时候,朱老师不惜花费时间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在鲈鱼开放日的前一天晚上)——事件(钓鱼、放鱼)——悟理(得到启示:遵守规则)”的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另外,朱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还穿插了习作方法的指导。如:比较分析詹姆斯放鱼的两句话,朱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比较,并通过圈动词,在品读中体会第二句话是通过詹姆斯放鱼时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伤心、沮丧的心理。学生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习得了这种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是我们大家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请各位听课老师奉献智慧,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