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以上专题讲座——《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朱际红)

标签:
成员作品讲座 |
分类: 教育培训 |
桐城市东关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1.口语交际是“口语”的交际,而非“书面语”的交际。
所有的口语交际,都直接指向交际的目的、交际的功能,即使是独白式的表达,也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为了谋求某种理解和沟通,是为了达到与人交往的需要。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形象应该是引导者、参与者。
首先,教师是引导者。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设计。但这种设计不应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创造的框子。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善于引导,优化课堂。
如《学习用品展销会》一课,学生往往只注意向对方介绍商品的性能、用途、价格,而忽视了“推销”的目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别忘了自己是干什么来的,最后还要说一句什么”的目的,这样的提醒,才会使学生恍然大悟,补上:“我建议您买下它,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其次,教师是参与者。口语交际中,师生共同在有实践意义的情景中进行活动,教师本身就是交际情景中的一员,应该蹲下去与孩子们平等对话。这样,有利于和谐氛围的营造,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例如,有位教师上“学会道歉”一课时,一进教室拿着作业本走到一位同学面前说:“李明,对不起,批改作业时我不小心把水洒到你的作业本上了,特向你道歉。”李明听了,连忙说道:“没关系,没关系。”师生的互动,一下子让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道歉以及如何道歉。
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的指导一定要适时、适度,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基本方法,要想让学生说得条理清楚,必须教给学生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时才不会感到困难。
就以“说得条理分明”为例子,我们可以借助于“复述”这一形式以抛砖引玉。如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一个复述的教学环节来展开训练,并教给学生“列提纲,排要点”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列出提纲:诱敌——传信——摆脱。当复述某一纲目时,要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要求安排说话内容的要点,然后按照要点复述课文内容,使复述取得圆满成功。这种方法迁移到上口语训练课,甚至作文教学中来,也是息息相通的。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这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有学生在口语交际《打电话》一课中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语送给过生日的同学就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我们教师要适时地引导。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我们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提高“说”的质量。
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学生倾听时,要注意仪态,眼睛要看着对方,这是礼貌,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也不要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还要边听边想,分析对方的话,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教会学生怎样听。学生参与交际,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讲话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在听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判断。一是培养学生听出优点。课堂上问问学生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等,提高他们听优点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听出缺点。引导学生常思考:别人说的话,还有哪些不妥。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说。这样,可以让听者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说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三是引导学生听出异同。让他们听差别不大的话语,如打招呼时“您好”“你好”;诉说心情时“我想去看看”和“我多想去看看”,或内容相似的两段话等,比较异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所以,口语交际的评价,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直接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比如,有的孩子能言善辩,但是声音特别大,经常摆出一副不压倒对方势不罢休的架势,这不能说是一种得体的交际。在讨论、辩论类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是否尊重他人的观点,是否使用恰当的语气,是否有真诚的态度,都应该是口语交际评价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要通过我们老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成为有礼貌、讲文明的现代公民。
另外,评价要关注全体。在评价的时候,是考虑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是“看谁说得最好?”还是“看谁比以前说得好?”我们当然选择后者。我们要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要关注全体,追求机会均等,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同时,评价要注意诊断性。它的主要目的是测定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过程中没能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要盲目地让他们就事论事地进行改正,应当像医生诊断病情一样,深入分析造成不足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学生指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这样,让学生不仅知道怎样改进和完善,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改进和完善,以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学生说话出现支吾或停顿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思维阻塞而无话可说;有的是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句进行表述;有的是受前面表述中出现的问题影响而心里紧张;有的是听了别人的话,怕自己说的没有别人的好而不敢说;有的是说话习惯上的毛病等等。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以及课堂表现,分析原因,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获得“瞬间顿悟”,从而能接着把话说通说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当众表达的勇气。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引导学生敢于当众表达作为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帮助他们闯过敢于表达的“心理关”。
教科书中的某些口语交际话题,还适合设计成长期的口语交际活动,变成持续两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整个学期的活动。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讲名人故事”,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神话传说故事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生活中的启示”,都可以设计成为长时间持续的口语交际活动。每一段时间固定训练一个交际主题,便于学生事先作充分准备,提高交际质量,而且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美国小学语文课程不安排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但是学生们都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与他们经常性的口头报告不无关系。美国的小学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当众作口头报告的机会,或个人报告,或以小组为单位报告。比如,三年级的学生,结合庆祝总统日,开展了解历任总统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想办法搜集某一位总统的史实或事迹,制作成小卡片。在两周的时间里,每天安排2-3名学生上台口头报告。整个活动过程中,主讲人自己主持,自己提出问题与听众互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和全班同学一起,坐在下面全神贯注地倾听,同时填写评价记录表,鼓励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美国的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报告,乃至于低年级“展示台”栏目的教学,识字成果的展示,都可以以学生个人或小组口头报告的形式来展开。
总之,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效果显现很慢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根据学情,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活起来、动起来,让口语交际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通知、座谈记录
关于举办“魏文琴名师工作室”观摩课及讲座活动的
通
安庆市名师工作室“魏文琴工作室”,拟于9月13日在桐城市东关小学举办观摩研讨课及讲座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2016年9月13日下午2:30-5:00
二、地点:桐城市东关小学
三、主持人:东关小学金仁来校长
四、参会人员:工作室全体成员、东关小学全体语文教师、桐城市骨干教师代表
五、活动流程:
1、魏文琴观摩研讨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评课活动
3、朱际红老师讲座
4、金校长总结讲话
魏文琴名师工作室
201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