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小学语文测试命题生活化探究(肖仲霞)
(2016-07-21 21:37:08)
标签:
成员作品 |
分类: 科研任务 |
小学语文测试命题生活化探究
安徽省桐城市大关中心小学
摘
关键词:命题,生活化,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作文
引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运用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小学语文测试命题的价值取向要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命题内容要突出真实性和情境性,引发学生学语文的激情和活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基础知识命题生活化
语文考试的内容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这些内容应该是语文的根、语文的本,是语文的保底工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所考查的内容是应该牢牢抓住的,不能忽略和放松。
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些?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言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基础性的导向就是要求教学中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来教学。
案例一:六年级期末试题
我会看拼音写字词。
1、1905年,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就受到了帝国主义的要xié(
2、当我们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时,一切的烦恼都yān
xiāo
yún
sàn(
本案例考查学生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将应知应会的内容融入生活情景之中,既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又改变了以往这类试题的呆板、枯燥。
案例二:六年级期末试题
词语展示。
1、请写出以下人名出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
2、还原广告中成语的本来面目。
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某药品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本案例第1题是成语在人名字中的应用,第2题来自生活中“偷梁换柱”成语广告,它们都是生活常常见到的情景。学生强烈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感悟,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
案例三:六年级期末试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四时田园杂兴》是___代诗人___的作品,其中描写孩童把劳动当游戏,充满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老师常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鼓励我们习作要不拘形式,彰显自己的的个性。
*《长城赞》是一首长联。请写出与“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相对应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案例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文本,多让学生触摸文本,潜心理解;学习语文还要重在积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首先得益实实在在的语言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一定的语言积淀,能力与素养都将空谈。《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综合性学习命题生活化
按道理,综合性学习是不好评测的。但我是根据语文综合性的基本把理念,把“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相关问题”归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测试的范畴。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应该是一个亮点,这是鼓励“学以致用”的好的导向。个人认为,把握在5-8%的权重是可以承受的。
案例四:六年级毕业测试题
毕业联欢会上,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接着是合唱《友谊地久天长》。如果你是小主持人,这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怎么说才好?
本案例创设语言实践情境,考查学生语言组织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此题对引导师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训练和实际需求,活学活用知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案例五:五年级期中试题
1、仿造例句,涉及标牌用语。
例句:某小区的标牌上写着:居高不要“淋”下,爱邻即爱自己。
在学校的花坛边或草地上可以写:(
2、中秋节即将来临,请你给自己的一个亲人编拟一则短信表达祝福。
3、你对你的语文老师熟悉吗?请用几个成语说说他(她)给你的印象。
4、学校开设了各种兴趣班,你准备报考电脑班,可妈妈不同意,她非要你报考语数班,你准备怎样说服妈妈。
本案例中的4道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目的是考查学生语言的内化和外显,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案例六:六年级期末试题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人们纷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人们心情的无比急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现在有一位来自国外的记者要采访你,请你解释一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含义。你作为中国小朋友的一名代表,你会怎么说呢?请写下来。
本案例中的试题及时捕捉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案例七:四年级期末试题
1、下面是借助成语所做的广告。你能找出其中混用的字,并改正过来吗?对此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有什么看法,请在横线上写下来。
咳嗽药广告:咳不容缓
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
灭蚊药广告:默默无蚊(
酒广告:天尝地酒(
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旅游景区有这样一则告示:“请别踩我,我也怕疼!”你认为这则告示放在何处比较合适,这则告示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呢?它写得好不好?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案例中的两道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首先,两道试题的背景都是广告。例1来自生活中“偷梁换柱”成语广告,例2是旅游景区的广告用语,它们都是生活常常见到的情景。学生强烈感受到在电视中、在报纸上、在公园里……处处都有语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次,试题还结合了改正错别字和写广告语两项教学内容。在以往试题中,让学生改错别字、改病句的练习屡见不鲜,写广告语也时有出现,但对“混用成语”的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评价广告语写得好不好,则比较新颖。灵活运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力,是这两道试题的目的。很多教师非常重视组词、造句、改病句等单项知识技能训练,但单纯的“练”不是语文的内涵。学语文更应着眼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习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语文综合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语文才“大有作为”。
三、作文命题生活化
有人对作文命题曾做过形象的比喻:命题应该像导火索,要能够瞬间引燃孩子素材储备这个火药库。命题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提高开放度和自由度。
作文命题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在内容选择上,命题要着眼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是命题者最要关注的内容。命题要给学生习作的自由度,让学生能自由地、充分地挖掘生活积累,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以狭隘的、单一的命题限制学生的创作活力。
案例八:六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校园流行风》
*同学们,你们学校最近在流行什么?是玩有趣的魔力卡,还是传唱某一首欢快的歌曲?是玩一个有趣的益智游戏,还是盛行一句搞笑的网络用语?是流行穿一种怪异的服装,还是梳一种造型独特的发型?……这些流行时尚中一定发生过新鲜好玩的事情,也许你自己就有独特的经历。以“校园流行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案例中“校园流行风”,这一题材每个学生都会关注到,也愿意描绘给局外人听。这样的命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
案例九:六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我懂得了_____》
*童年是人生最美丽的季节,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亲爱的同学,在这最美丽的季节里你一定懂得了很多很多吧?你是不是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是不是懂得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乐观勇敢?是不是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情谊、珍惜身边的一切?是不是懂得了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甚至宽恕别人?……请你以“我懂得了_____”为题,记下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留作童年最珍贵的纪念。我们会为你的长大而骄傲!
本案例习作试题的范围和内容均是学生真实、熟悉的生活世界,从生活方面捕捉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写作材料。写作实践,夹挟着学生鲜活生命的体验,也引发心灵的思考。学生自然有话想要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讲。此时,习作不再是单纯语言的表达,更是学生自我生命的内在的需要,也就增大了学生成功作文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感受到写作并不神秘,“写自己关心的事”“写自己想说的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