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淡见新奇  朴实放异彩——读《现在开始上语文课》有感

(2015-12-13 22:00:29)
标签:

成员作品

分类: 学习情况

读书心得(二)

平淡见新奇  朴实放异彩

——读《现在开始上语文课》有感

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  薛宝琴

一本好书字字珠玑,可以让人百看不厌、终身受益。闲暇时,再次翻开薛法根老师的《现在开始上语文课》,沉浸于墨香之中,人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仔细品味薛老师这十六节课的教学实录,收获颇多。薛老师的课平淡睿智,富有魅力。钻研教材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找到视角,把真实当作课堂的生命,让语文课充满智慧。无论什么课,总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简简单单让课堂轻松愉悦

老师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他强调以下几点: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他的课堂上,讲究实效,没有花花绿绿的形式,没有经典的课件,把教学中深刻的东西讲得简简单单,指导真切而实在,学生轻松愉悦,受益无穷。
以《九色鹿》一课为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容易理解。针对这个特点,薛老师就简化了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在课的开始,薛老师就在黑板上板出了“九色鹿”一词,问学生:“你喜欢它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薛老师问:“不就是一头鹿吗?为什么喜欢?”学生唰唰举起了手发言。学生1说:“九色鹿很善良。”学生2说:“九色鹿很宽容。”薛老师马上引导:“如果用上事例来说更好。”学生就列举了课文的事例来阐述,接着薛老师就进行了总结提炼:九色鹿不仅美丽,还很善良,在课文中九色鹿不仅仅是一头鹿,它还是善良与正义的化身。梳理出这些要点,就帮学生组成九色鹿的整体形象,而且在用事例来评价九色鹿的过程中,又把课文讲述的主要事件也可以说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了,还达到了复述课文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然后,薛老师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调达进行了评价,学生提炼了课文中的词来说调达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老师让学生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最后老师也进行了归纳提升:调达就是贪婪与卑劣的象征。至此,文本中的两个角色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整节课如行云流水,平淡中彰显睿智,简单中不失智慧。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智慧让课堂富有魅力

  薛老师的教学处处彰显智慧。他点拨于无形中,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自然富有魅力。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的四个走向: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这是他高度凝练的教学思想的结晶。

同样是《九色鹿》这节课,课堂上活跃的思维和活泼的语言相辅相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阅读神话故事,需要想象。薛老师课上就玩了一个小技巧,他说:“九色鹿的故事取材于壁画,来自敦煌莫高窟。它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这个故事,暑假时我去了那里,现在我想把它画下来,请同学闭上眼睛。”薛老师一边用语言描述故事画面,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方框。学生睁开眼,疑惑地问:“在哪呀?”“没画呀!”学生一时茫然,薛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画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读这篇课文和神话故事都要运用想象。请自由读课文的2-8自然段,展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老师要看见你们的表情变化。”在学生读完后,薛老师着重引导学生一起聚焦最紧张、最关键的第8自然段,再次指导展开想象,想象乌鸦是那么着急,因此读文中的两个“九色鹿”要读得特别快,想象九色鹿是那么气愤,所以要读好“谁知”“竟然”“难道……吗”等词要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巧妙地想象,不露痕迹地将课文的朗读指导落到了实处。

这节课,薛老师并没有用到录像和图片,而是引导学生依托语言,借助想象,唤起形象。这是语文的魅力,也是教师的智慧。  

三、幽默风趣让课堂灵动鲜活

轻松幽默是薛老师课堂的又一大特色。教师脱口而出的连珠妙语引发学生阵阵欢笑,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学生情感的跌宕起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这节课薛老师的轻松幽默体现在他巧妙地点拨评价艺术上。在学生评价调达这个人物的时候都说自己不喜欢调达,薛老师用惊讶的语气说:“人你不喜欢?你不也是人吗?”引得学生哈哈大笑。有个学生发言时说:“我不喜欢调达,他太想发财了。”薛老师说:“你想发财吗?”学生说不想。薛老师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发财?”学生思考了一下,说:“想。”薛老师说:“那想发财有错吗?”学生马上明白了,补充说道:“想发财没错,但发财的方法错了。”薛老师进行了总结:“嗯,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指导朗读九色鹿对国王说的那段话时,一个学生很紧张读错了反复了几次,薛老师说:“气愤归气愤,但还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学生马上笑了起来,这一次读起来可流利多了。还有在交流学生写得国王斥责调达,下令收兵说的话时,有一个学生说:“调达,你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薛老师说:“国王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国王是不能这么粗鲁的!”学生顿时悟到自己的措辞出现了问题,立即进行了纠正。教师调侃道:“语文学好了,骂人骂得有文化。”再次引得学生大笑。

 教师的语言通俗易懂而又灵动鲜活,通过评价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吸引着学生而又影响着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要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就会发出美妙的乐声。” 

四、听说读写让课堂更加扎实

老师的这节课还是一节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实践课。老师用三个板块有序地组成了整个教学过程:说一说:评论人物,感知形象;读一读:想象朗诵,感受情境;写一写:角色体验,感悟事理。由“说”到“读”再到“写”,由感知、感受再到感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说一说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并适时阐明自己的理由。这一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读一读则体现了朗读教学的特质:故事的叙述语言要得自然;故事中的人物语言要得有声有色,合乎人物的角色和情境。例如重点选取了文章的第8段,让学生抓住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朗读、口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写一写是在学生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对文本事理的理解而设计的。语文教学就是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力于语文能力的发展,着手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薛老师顺应儿童言语心理,生成作文教学智慧。把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功能作为主线。如课文中对国王斥责调达,下令收兵说的话没有写,是文章的空白点。薛老师就抓住文本的这一个空白点引导学生开展写话的训练,把国王的描述性语言转换成实际的语言。这不仅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实质上也在积淀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在表达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自然产生出写作浓厚的兴趣与欲望,读写能力短时间内明显提高。

 平淡见新奇,朴实放异彩。这浓厚的语文情趣,这淳朴的语文气息扑面而来,我已深深陶醉其中。

 

附《九色鹿》教学实录

【板块一】说一说:评论人物感知形象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人物,它叫——九色鹿。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我喜欢它颜色很漂亮,有九种颜色。

师:所以它被称为——

1:九色鹿。

2:我喜欢它不图回报。

师: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多善良啊!

3:它很机智,国王要捉拿它的时候,它说服国王改变了主意。

师:再能说出你喜欢九色鹿的原因就了不起了!

5:它双角洁白。

师:双角洁白就喜欢啦?身上九种鲜艳的毛色喜欢吗?

5:喜欢

师:而且九色鹿长得——

(生不说话)

师:用一个词概括。

5:很美丽。

师:就美丽?不用美丽呢?

(生不说话)

师:很——迷人。迷人当然很喜欢啦!

6:我喜欢九色鹿的急他人之所急。就是调达掉入水中以后,它奋不勇身地……

(师打断)

师:是奋不顾身。“勇”是“勇敢”,两个词语不能连起来。

6:九色鹿奋不顾身地把调达救了上来。

7:喜欢九色鹿善良的心。

师:怎么说?

8:调达说要终身受九色鹿的驱使,九色鹿说只要你不向别人泄露我的住处就可以了!

师:九色鹿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它非常美丽;它看到有人落水,奋不顾身地去救落水人,这叫——勇敢;救了落水人不要报答,这叫——善良;当遭受别人出卖,别人要捕杀它的时候,它又非常的机智;它还在国王面前揭露了调达的丑恶嘴脸。这就是说它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品质——正义。(板书,齐读)

生(齐读):正义!

师:人们喜欢九色鹿,因为它是正义与善良的化身。(板书:与善良的化身)

生齐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师板书:调达)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不喜欢?说说理由!

1:因为他品质不好。他落水的时候,九色鹿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泄露九色鹿的住地,但他一看到皇榜,他就向皇帝告密出卖了九色鹿。

师:这样的行为叫——

1:见利忘义

师:请你把这个词写下来。

2:他答应九色鹿永不暴露它的住处,它却出卖了九色鹿。

师:这叫什么呢?

生: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师:请把这两个词语写到黑板上。

3:我讨厌调达财迷心窍的品质。

师:财迷心窍不是品质。怎么财迷心窍?

3:他看到皇榜很动心,于是就出卖了别人。

师:他和九色鹿什么关系?

生:他靠出卖恩人九色鹿来发财。

师:这样的人?

生:这样的人就是财迷心窍。

师:你把这个词语写下来——财迷心窍。我们还讨厌他什么?

4:我讨厌他内心很邪恶。九色鹿救了他,他看到皇榜,就忘记了九色鹿的恩情,还恩将仇报,把九色鹿给出卖了。

师:这种人叫灵魂——

4:肮脏。

师:灵魂肮脏,请你把这个词写下来。你讨厌调达吗?

5:讨厌。

师:有理由吗?

5:没有。(众笑)

师:喜欢一个人可以不需要理由,但讨厌一个人一定要有理由。说一个!

6:我讨厌调达不守誓约。他看到皇榜,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向九色鹿发过的誓约,而是钱财。

师:不守信用,用一个成语形容他,就是——

(生不语)

师:就是——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师:除了上面一些词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他?

7:见钱眼开。

师:课文当中还有,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生(齐):卑鄙小人。

师:你看,这个词多好!这样的人还会残害——

生(齐):残害无辜。

师生总结:调达这个人所有人都不喜欢他,因为他是——卑劣与贪婪的象征。(板书)

生齐读。

师:只要这个人卑劣与贪婪,我们都会——憎恨他,都会用词语去——鞭挞他。这种人该不该抽?该不该骂?

生(齐):该!

师:瞧,这些就是骂他的,读!

(生齐读)

师:肮脏,老师的皮鞋有点肮脏和灵魂肮脏,这两个“肮脏”意思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1:第一个“肮脏”是指鞋子有点脏了。第二个“肮脏”是指内心很坏!

2:“皮鞋肮脏”是指皮鞋不干净。而“灵魂肮脏”的“肮脏是指不纯洁。

师:所以我们要做个纯洁的人。灵魂纯洁就叫——灵魂高尚。好,这些词语是形容谁的?

生(齐):调达。

师:以及像调达一样的人。这些词都叫——贬义词!我们一起用这些词来责骂、鞭挞像调达这样的人。怎么鞭挞呢?调达,你这个     人。

(生用黑板上的词语齐说,语调越来越激昂。)

【板块二】读一读:想象朗读感受情境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九色鹿》,故事取自于一组壁画,这组壁画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里,画的是《佛经》的一个故事。这幅画是连环画,一共有9幅。你们想不想看看这几幅画?想不想看老师把它画下来?

生: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眼睛闭起来。第一幅画画的是什么呢?(师边读课文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方框)。睁开眼睛看看。

生:没画呀!

师:没画吗?

生:画了,画在我们的心里。

师:鼓掌!是什么把这幅画画在心里?

生:语言。

师:能够用语言把这幅画画在你的心里。为什么呢?因为画画除了用笔画出来外,还可以用语言进行描画。这种描画需要我们通过语言在头脑当中进行想象。(板书“想象”,生齐读)

师:第一自然段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看他能不能把画面感在我们头脑当中显现出来?

(生读)

师:漂亮吗?

生(齐):漂亮!

师:好,用这个方法读下面八个自然段,在头脑里一边读一边想象。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刚才有没有在头脑当中真的显现出八幅画面?九幅画中有一幅画,出现的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哪一幅呢?

生:第八幅。

师:我们就看这一幅,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段是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也是最精彩的!

生:山林之中,春光明媚。(读得稍快)

师:要放慢语速,给大家一个想象的时间,不然大家不在意,春光就已经过去了。

(生放慢语速再读)

师:刚才“山林之中,春光明媚”读得很好。后面“乌鸦高声叫喊”,你刚才就像平时说话一样,要让这幅画面带有画面感,不仅要有声音,还要有情节,懂吗?想象一下九色鹿在干什么?

生:在睡觉。

师:在草地上酣然入睡,乌鸦在哪里?

生:乌鸦在天空中高声叫喊。

师:九色鹿已经睡着了,你要高声叫喊,这叫想象!想象的是画面,更重要的是情节,紧张吗?

生:紧张。

师:为什么紧张?

生:因为九色鹿正在睡觉,国王的军队却来捉九色鹿。

师:是啊,情况万分危急。再来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么一想象,朗读就有变化,我们给他掌声!

(生鼓掌)

师:有一个地方还可以读得更好,你把第二句读一下。

生: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真香。(“的”有些拖)

师:“的”拖得那么长,草地都脏了。(师范读)不要拖沓,要优美,对吧?再来!

(生再次感情朗读)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

生不语

师:真是太好了!感情很充沛,什么感情很充沛?

生齐:愤怒!

师:“愤怒”说得很好,愤怒的时候朗读很快,语气比较强烈,声音比较高昂。很好!当然还可以读得更好一点,想不想读得更好一点?

生:想!

师:好!请你看看这段话,哪些词语能够体现出九色鹿此时愤怒的感情的?

生:见利忘义、灵魂肮脏的小人、残害无辜。

师:画下来!

生: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师:哪个词?

生:难道。

师:“难道……吗?”这是一个——

生:反问句。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画下来,这句话已经非常强烈,你来读读看!

生: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师:你看,反问的语气就出来了。里面还藏着一个词,哪个词?

生:竟然

师:这个词很重要,你把这个词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师:竟然——见利忘义,凡是你刚才画下来的词,放慢语速,一个字一个字读,要读得咬牙切齿。他出卖你,你恨吗?

生:恨

师:这里面还有一个词,还有一个句子,一般人不大注意。

生:这个人

师:对,正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还要有所指。指就是把手指伸出来,指着,对吧?请你再来读一读,让我们想象你用语言描述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生:再一看……正是这个人……

师:这是“这个人”,哪个人?

生:(加重语气)这个人!

师:再连起来读!

生:陛下,你知道吗……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生鼓掌)

师:愤怒是不是一定要声嘶力竭呢?九色鹿是美丽、善良、温柔的,它会大声地说:“陛下,您知道吗?”应该怎么说呢?很优雅的。来,再找一位女孩子来读一读。听听看,有什么不一样?

(一女生舒缓朗读)(掌声)

师:多么优雅的九色鹿。九色鹿在如此危急的紧张时刻,还如此的从容,淡定。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再一看,……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师:这就是气愤的九色鹿,有的同学对我说,国王带军队来捉它,它非常气愤。觉得这个国王——

生:黑白不分。

师:黑白不分,是非不明。

生:不会主持公道。

师:这样的国王你喜欢吗?气愤吗?

生:不喜欢,气愤!

师:“陛下”,对国王尊敬吗?

生:尊敬!

师:多尊敬啊!这样的国王值得你尊敬吗?

生:不值得。

师:有一个同学觉得应该这样说: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 “你这个昏君,听信小人的谗言,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这样是不是更加解恨啊?

1:你不是说九色鹿应该优雅一点嘛,你刚才读的九色鹿一点都不优雅。

师:哪个词不优雅?

1:“你这个昏君”一句。

师:“昏君”是什么话啊?

生:脏话。

师:如此高雅的九色鹿怎么可以如此粗鲁呢?是吧?

2:还有国王并不知道实情,所以,不必这么说。

师:不知者不怪,所以不能够说他昏君。这样说除了体现不出九色鹿的优雅之外,还会有什么后果?

3:国王会非常的愤怒,命令手下的人把九色鹿杀了。

师:在这危急的关头,不能气得昏了头,一定要揭露小人的卑鄙行径,才能脱离险境,转危为安。再来读读这一段,体会它美丽背后的机智和智慧。

师:最后,调达得到什么惩罚了吗?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九自然段)

师:国王斥责了调达,还惩罚了调达,调达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什么惩罚?

1:得到了国王的斥责。

师:这个惩罚太轻了!

2:受到国王的火烤。

3:被关进死牢。

【板块三】写一写:角色体验感悟事理

师:调达虽然是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但受到惩罚以后,他面壁思过,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最后成为了五百罗汉的一百五十七尊!我们来想象一下,国王非常惭愧,(师板书:惭愧)那调达呢?心里怎么样?用一个词。

1:难过。

师:“难过”一词不能很准确地形容他的心情。应该是?

2:后悔

(师板书:后悔)

师:下面我们写个片段,写国王的心理也可以,写调达的心理也可以。想象一下,国王心里是怎么惭愧地想?调达心里又是怎样后悔的?写的时候,第一个字都是一样的。(师板书:唉)写三五句话,有一个词一定要用上,就是“竟然”(板书),如果你想更好点的话,还可以用上“难道……吗?”(板书)

1:国王非常惭愧,我竟然偏听偏信,没有主见。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偏听偏信,没有主见,再读一遍!

(生再读)

2:国王非常惭愧,唉:我为什么要张贴皇榜呢?我也不能老顺从王妃子呀!我一定要改过自新,做个好皇帝。

(生鼓掌)

师:我听出了是国王的不好,都是女人惹的祸!(笑声)

3:国王非常惭愧,唉,我竟然会培育这样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财迷心窍的人。

师:是你培育的吗?应该用什么?“相信”!他只是相信,没有培养。

3:相信。国王非常惭愧,唉,我竟然会相信这样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财迷心窍的小人,真是给我们国家丢脸。我要把他重新改造。

4:国王非常惭愧,唉,原来我是在残害无辜。

师:一个“原来”,多好啊,他是听过了九色鹿的话以后,才恍然大悟。

生继续:我竟然相信了调达这个卑鄙小人的话,我要重重地惩罚调达。我这样残害无辜的举动,难道还配做一个国王吗?

师:你的意思就是要辞职喽?(生笑)用了“难道······吗?”不错!有没有写调达的?

1:调达非常后悔,唉,我真的不应该为了钱财背信弃义,竟然做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我应该改过自新,做像九色鹿一样灵魂高尚的人。

师:灵魂高尚的人,真好!用了一个对比,这个调达反省还是比较深刻的。

2:调达十分后悔,心想:唉,九色鹿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竟然见利忘义,毫不犹豫、毅然决然将九色鹿出卖了。

师:毫不犹豫,毅然决然,这两个词不能用在卑鄙小人身上。

2:唉,九色鹿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竟然鬼迷心窍地将九色鹿出卖了。

3:调达非常后悔,唉,我竟然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师:当然是了,反问自己很重要,但是重要的是问问自己如何改正。

师:同学们,我们写了国王的,也写了调达的。我们不能做调达这样的人,是不是?那么我们要做怎样的人呢?

生:做像九色鹿一样的人。

师:我们不能做背信弃义、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人,那就是我们要做——

生:知恩图报的人。

师:不能做见利忘义的人,那应该做?

生:品德高尚的人。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叫——九色鹿(生齐读),让我们将九色鹿以及九色鹿的话语、故事印在自己的心里,好吗?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