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思 “和 谐 教 育”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
桐城市大关中心小学
肖仲霞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阐述了“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他说,“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读着读着,我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场跟和谐教育有关的报告。何成法老师在《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追思》这一报告中说,“和谐教育就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尊重的教育,是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教育。”他说,
尊重是一门丰富的学问,在教学活动中是对教师智慧的考验,学生的活动出格了,答案离谱了,正常教学受干扰了,甚至学生让你气恼了,这时,你还会尊重他吗?我想起了前不久我的课堂中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课堂上,我正讲得精彩,一女生忽然举起了手。我问她什么事,她说:“老师,倪磊骂我!”我一听到又是倪磊,气就不打一处来。“他骂你什么?”“他骂我‘套褂小姐’!”“倪磊,给我站着听课!”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我接着往下讲课……
何老师说得对,指责、训斥是最容易使用的方式,谁都知道,这不是智慧。和谐是拒绝粗暴的,粗暴是制造不和谐的。和谐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有一种和谐的心理和行为。
何成法老师讲的这个教学案例,使我很受教益: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但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们都哑了。过了一会,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而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象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回答是正确的。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个新的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呢?”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面对中学生不知道万万等于多少,面对课堂的哄笑而对一个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于漪老师不是生气指责,而是因势利导,把可笑的提问变成了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语言的意义和美妙。做于漪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她的教育是用爱浸润的,她在教学中用尊重为杠杆,支撑的是和谐,推动的是发展,创造的是快乐。这样的教育不是一种伟大么?这就是为师者痴心追求用爱成就的伟大,是教育者不懈研究用心书写的伟大,这种伟大是多么让我们羡慕和向往!
羡慕之余,我也决定尝试着用心、用爱去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现在,再想想那天课堂上的事,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愚蠢、粗暴!要是时间能倒流,我一定会这样处理那天的偶发事件:我先让倪磊同学说说为什么给那个女生取名“套褂小姐”。我想一定是班上很少有人穿套褂,倪磊见那个女生还穿着套褂,就给她取了这个外号。这样的话,我会先表扬倪磊同学是个留心生活的人,很细心;再问那女生为什么穿件套褂,她或许会说穿上套褂,能让妈妈少洗几次里面的厚衣,此时我就顺势教育学生讲卫生,心疼长辈;然后再让学生议议“套褂小姐”这个外号是褒义还是贬义,辩辩能不能给别人取外号。
这样的话,倪磊同学因老师表扬了他而高兴,穿套褂的那女生因老师夸她讲卫生、关心别人而开心,全班同学也受到了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就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尊重的教育,是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教育。”我谨记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