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文表现手法——白描法·细描法

(2017-04-05 09:16:36)
分类: 诗词鉴赏

诗文表现手法——白描法·细描法

1.白描法

白描原是国画的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在写作上则指不依赖形容修饰,也不用精雕细刻,更不用曲笔陪衬与渲染烘托,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明快简练、单纯朴素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声响明暗等用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的一种方法。

 作用:

   ①文笔简练朴素,感情真挚;

   ②形象清晰直观而又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

                  送夏侯参军至广州   

                       贾 至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分析:

这首诗说作者听说夏侯参军要到衡阳以南的广州去,大雁历来是不会飞到那里去的,也就是说,送别之后,两人间的书信肯定很少能相通了。诗作没有描写送别的场景气氛,也没有描写人物的心理神情等,而只是通过这种明白如话的直接叙说,表达与友人惜别的一种心情。作者用白描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对友质朴而真诚的感情。如: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西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景色,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诗人欣喜愉悦的心情。这当然是以乐景衬乐情的一种写法。若从“描写”这一技法来说,它采用的正是白描手法。一般而言,白描手法不易把某种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因为白描不依赖形容、渲染与衬托等手法,而只用准确的语言(一般运用用动词、名词),将描写对象的特征生动地描述出来。白居易可以说是白描的高手,他的这首写景抒情诗,就是运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江南早春的特点,为读者描绘出四幅江南春天美景——两幅动态图——黄莺啼春图与紫燕衔泥图:湖水刚刚涨起来,湖面开阔了些;雨后初晴,远处云气还低低地压在地面上。在向阳的绿树上,传来一阵阵黄莺欢乐热闹的啼叫声,低飞着的一只只紫色燕子,它们嘴里衔着带着春天气味的泥巴,飞往不知哪一家人的屋檐下去修筑它们的窝巢。两幅静态图——春花图与春草图:近处,映入眼帘的都是开得那么娇艳欲滴的鲜花,让人看都看不过来;地面上的春草,嫩嫩的,绿绿的,短短的,才刚刚淹没得了马蹄……这当然是读者借助作者成功地运用白描手法所描写出来的诗句,调动丰富的想象力而构想出来的美景。而读者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想象,正是诗人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选取了“争”“啄”“迷”“没”等不可替换的动词所得的艺术效果。

2.细描(细致描写)法(此法包括“细节描写法”)

1)工笔细描。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将人(作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做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作用:

  ①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②使所描写的情景更加生动形象;

  ③感染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分析:

词的上片,先用拟人手法,描写天上大雁如人一般南归心切,对“塞下”毫无留恋之心,一刻不停地往南方飞去,越飞越远;接着细致地描绘军中号角声与西北边塞特有的胡笳声,战马的悲鸣声四面响应,愈来愈近,气氛悲凉凄怆;再而描绘边关孤城城门紧闭,四周重峦叠嶂,烽烟直上云天,残阳如血,景象萧杀衰飒。这些边关秋景,经由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和感受等方式绘声绘色,描形描态的细致描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下片的抒情营造了浓重沉郁的环境氛围。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

2)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或其它事物细小的动态、形态及情态,细腻地描绘出来的一种方法。

   作用: 

   ①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特定的性格和特定的内心情感。

   ②生动地表现自然景物的特性特征或生活场景的时代特征或特定人的生活、活动环境特征或生活、活动的氛围情调等。 

   ③增强诗文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如:

                               

                         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分析: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的是细节描写的手法。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而“又开封”,小心验证自己是否还有哪些遗漏的话要说。这一人物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非常真实而细腻表达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特有的怀念、关切之情。

                      画堂春·春归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

        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分析:

这首词是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时所作,词作所表达的正是秦观落第后的不快心情。上片写“春归”景物。下片则侧重写人物。点明词人“独上”画楼之后,作者抓住人物的两个细小动作——伤心人独自斜倚着栏杆,手捻花枝,一会又轻轻地放下,默默地仰视天空,只见远处那一抹令人伤心的残阳,将惨淡的余晖涂抹在他悲愁的脸上……这一“捻”一“放”两个细节描写,极其准确真实地表现出词人“恨春”——落第人衔恨不已而又无可奈何这一特定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很强的艺术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