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殊途同归——马瑞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简报

分类: 工作简报 |
同课异构 殊途同归
为了探寻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2016年3月30号下午在榆林第二实验中学开展了 “同课异构”活动。姜华老师和高婷老师围绕《囚绿记》进行同课异构,观摩的教师有我工作室成员和榆林第二实验中学全体语文教师。
姜华老师的课堂从“品囚绿之味、赏囚绿之韵、悟囚绿之魂、学囚绿之神”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品囚绿之味,双线并进,对《囚绿记》文章脉络进行梳理的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第二部分——赏囚绿之韵,通过分析常春藤形象,明确作者对“绿”特殊情感的原因;第三部分——悟囚绿之魂,结合写作背景,领悟作者所表达“绿”的深层内涵;第四部分——学囚绿之神,联系历史事实和显示生活,学习感悟“绿”之神韵。高婷老师的课旨在通过欣赏常春藤形象,探究“常春藤”精神的现实意义。一组鲜艳活泼的“绿之生命”动图,带领我们走入课堂,通过作者对常春藤不同称谓的分析,探究常春藤形象。设问切入点新颖,老师们很受启发。最后,又通过崔万志的《不要抱怨,靠自己》演讲视频,探究常春藤精神的现实意义。
http://s4/mw690/006coh0Tzy70ygFCfaHb3&690
http://s11/mw690/006coh0Tzy70ygxizl8aa&690
“同课异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风格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
课后,工作室成员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一些真实问题。课后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
http://s8/mw690/006coh0Tzy70ygBkBGT2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