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六字联珠”结构式
(2016-01-23 23:06:19)分类: 精品课程 |
议论文“六字联珠”结构式
王芙蓉
教学目标:运用“六字联珠”法学习写作议论文
重点:结合范文分析“六字”含义
难点:运用“六字联珠”法写作
教具:多媒体
一、
同学们还记得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吗?(生回答,教师总结)按照人们一般的认知规律,议论文在展开论述时分成三大部分,每部分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提纲如下:
二、结构解说(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六字联珠”法的内在含义)
本式是根据名家名篇和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思总结出来的一种结构样式。全文分为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做到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全文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好学好记,便于操作,因此可以作为议论文的入门样式。我们把六个字比喻为六颗珍珠,称它为“六字连珠”。 这六个字分别是:点
六字联珠图
(简洁,醒目,三言两语引出论点或论题)
“正——正面举例论述;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要有中心句)
“反——反面举例论述;
(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段的首尾再点题。)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方法:辨是非,挖原因,提办法,引哲理(名言),换论证,说辩证,用驳论等。要点题)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一般联系学生、青年和社会等并点题。)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三、例文分析(设计意图:结合范文深入理解六字的含义)
例文1
奥运赛场——国力的大比拼
(点)每当奥运会结束,人们总不会忘记看一看金牌榜——不难发现,奥运奖牌之多寡,与当今世界国家之强弱有惊人的吻合。就算把整个非洲的奖牌加在一起,恐也不敌一个德国所得的多,可见一国的体育水平是直接与国力相挂钩的。这就是:国兴体育兴,国衰体育衰。
(由德国与整个非洲国家金牌的比较引出中心论点:国兴体育兴,国衰体育衰。)
(正)试看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其运动员几乎遍布奥运会全部项目,而其金牌数、奖牌数,更已连续数届奥运会稳坐金牌、奖牌榜第一把交椅。联想到遍布全美的各种体育场馆,世界水平的各类联赛,如此大宗的花费,长年累月的建设,没有坚挺、强大的国力支持,如何能行?再看这次中国军团夺取32金的骄人战绩,不同样是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么?
(正面举例论述:分别举美、中两个正面事例。)
(反)
(以百年前中国在奥运赛场搏击的惨例,与正例对比。)
(深) 既然体育与国力密切相关,那么,要有强大的体育实力,首先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安定,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讲的是物质基础与道德文明的关系;同理,只有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才能从容投身于竞技体育,集中精力训练。二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以奥运男子110米栏的冠军刘翔来说,在他备战奥运的两年里,国家为他专门铺设了新式的跑道,花费110万元;为防受伤而购置的高级跨栏一套就要十几万元;为让他提高水平,派他参加各种国际赛事,每次光机票就上万元;而为科学分析他的训练状况,更是专门从国外引进了价值三万元的分析软件。再算算两年之前的投入,何止四五百万元?国家只有财力雄厚了,物质丰富了,才能培养出能够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金牌运动员。
(提办法。引证、例证。)
(联) 作为21世纪的一代人,要让《义勇军进行曲》永远在奥运赛场上奏响,我们惟有拼力建设祖国,让我们的国家更强、更强!以国力的支持,以强大的科学技术和优越的训练条件,把更多的中华健儿送上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
(青年要建设祖国、让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总) 因为,奥运会不但是竞技的赛场,更是国力比拼的大舞台。
(点题,并重申论点。)
例文2
说“探索”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药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喂蛟龙”固然可怕,但固步自封,乃至坐吃山空是更加可怕的。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有比我们的父辈更辉煌的成就。
(联: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总: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四、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例文分析理解每个字的含义。
练习1
奇迹的背后
[点]竞技体育,特别是在奥运赛场,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去关注并付出难以理解的热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结果的不可预测。而当我们为那成功的一瞬间欢呼雀跃时,又有多少人可以明白它背后的那一份执著?
(点:由奥运成功点出“执著”的论题)
[正]闭上眼,就想起每个深夜,守候着,期待着,激动着,惋惜着。不论是女排姑娘上演绝地反击后开心的拥抱,刘翔自始至终自信的表情,抑或是在双人皮划艇胜利后冠军不止一次质疑的手势,他们不光让奇迹一次次上演,让耀眼的红一次次渲染赛场,更用不可思议的胜利,证明了自己多年努力的价值。奇迹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背后的坚持与付出。
(正:排例正面证明观点,尾句点题)
[反]试想,假如刘翔没有三年密集的大赛经验,他怎能创造历史,自豪地“飞翔”?假如女排姑娘没有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她们怎能拥有处在“悬崖”边缘却仍然自信的笑容?我相信,奇迹站在实力的背后,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耀眼的光芒!
(反:反面假设论证,末尾点题。)
[深]之所以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的不可能性。蜘蛛不会飞行,却把网结在空中;奇迹背后是执著的坚持。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奇迹的发生实际上是靠点滴的积累与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信念。每一秒钟的付出与其后收获的经验,为“不可能”的发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而拼搏到最后一刻的毅力与决心,便是描绘精彩的关键一笔。如果要追寻奇迹的价值,不在一秒的闪光,而在闪光前黑暗中的执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量变的不断积累,不断积累,才能最后实现质变的飞跃,这正是奇迹出现的根本规律。
(深:引名言、引哲理、换论证)
[联]不仅是在体育中,身边也常有如此的例子。在关键时刻、在生死关头、甚至平淡中,都有可能突然爆发惊人的力量。称其为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吧。我们即将面临高考,若想创造生命的奇迹,就要像奥运英雄一样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奋斗。
(联:联系自身。)
[总]奇迹带给我们的是震撼和喜悦,那么奇迹背后带来的则是感动与深思。我为奥运冠军们创造的奇迹而欢呼,更为他们背后的执著坚持而自豪。
(总:重申论点。)
练习2
逆境与成才
(点)正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应当怎样正确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呢?
(正)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曾被流放;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与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
(反)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的。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由此而沉沦。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
(深1)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在逆境而恰恰在人的本身。对于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一次次的挫折只会使他的意志更坚定,逆境对于他只是一剂强心剂。正如夏衍在《野草》中说的: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常听人说:如果没有怎样,自己会是个人才。我却认为所谓人才,不应只指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才能,还应包括他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倘若没有这一点,就不该称之为人才。温室中的花只能用来观赏,一遇风雨就会夭折,而真正能支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应是经受过风雨洗礼而依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
(深:挖原因:事物具有两面性,但逆境只是外部条件,成才的关键在自身。引哲理:引证,夏衍《野草》。换论证:喻证,温室的花朵与风雨中的大树。)
(深2)当然,逆境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已,也许在顺境和常境里更易成才,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利用外部条件,甚至去改变外因,使之为成才服务。
(总)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几乎还没有什么机会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往往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正确认识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主动找苦吃,在一些小的困难中不断磨练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五、
成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对于成功,人们往往见仁见智。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爱因斯坦认为: W
(成功) = X(艰苦劳动
+Y(正确方法 )+Z(少说空话)李嘉成认为: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绪智商)SQ(心灵智商)。季羡林先生认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