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门|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味道,却被惦记了一百年。

(2016-11-23 10:43:47)
标签:

杂谈

1902年的一个清晨,

澳门十六浦码头。

渔船归航,岸上人声鼎沸,

鱼虾蟹贝壳如暴雨般倾倒下来。

一个贝壳滚出,

拳头大小,粗糙灰暗,

前来取货的伙计却眼睛一亮:

蚝!

http://dingyue.nosdn.127.net/wf3HFD66jqB4PQG20MhXBGV4nRHuO2BemxnGBKgdpjQEm1479868283634compressflag.jpg

码头外的街上,

新兴的蚝油业四大家族矗立:

荣甡、李锦记、福泰兴、合胜隆。

本地人开的荣牲蚝油庄,

占尽了天时地利,门庭若市。

从珠海南水乡来的李锦记,

虽然刚刚站稳脚跟,

却号称是蚝油的发明者本尊,

颇有点来踢馆的意思。

这两家在本地蚝油界,

可谓一时瑜亮。

http://dingyue.nosdn.127.net/OXLAXB86pyZklNPcysMWMIdhQa1kbiEhk3hfuvBPOLaSC1479868283635compressflag.jpg

财大气粗的荣甡蚝油庄,

自己开设养蚝场,

以保证蚝的肉质厚实、鲜嫩甜美。

到了最重要的熬制步骤,

他们更不惜工本,

烧起柴火,架起大锅,

用水将鲜蚝煮出蚝水,

再慢火熬至粘稠,最终成为:

蚝油。

http://dingyue.nosdn.127.net/MHH1sxNOfAGDg2dQShhwInKvXt1E8vdHkokyEljaIqtWy1479868283635.jpg

如此熬制蚝油,

往往需要十多个小时。

荣甡就派人寸步不离看着,

不断搅拌以控制火候。

因为稍有差池,

蚝油的鲜美都会打折扣。

每次产出2斤蚝油,

都要耗费100多斤生蚝。

http://dingyue.nosdn.127.net/2e68JwnmuXazSK9KDilYALIsqT46N9RljJUSI1H70UAkp1479868283635.jpg

熬制出的上好蚝油,

泛着自然的褐色光泽,

滋味醇厚,人称“海底牛奶”。

据说当年客居澳门的孙中山,

到了南京仍对它念念不忘,

千里迢迢地,

派人到荣甡买蚝油。

http://dingyue.nosdn.127.net/=TDnPxC4RNZsaNRJHoe=m6ox9bRLXXgQCMTHt3ClsXJc81479868283635compressflag.jpg

到了1934年,

传至第二代的荣甡蚝油,

被政府派送到葡萄牙参加世博会展览,

走上荣耀的巅峰。

http://dingyue.nosdn.127.net/ENoKBqRcwPLanxr3gpcIpK25SJKSvbwJQzS2i1QeDEfU=1479868283635compressflag.jpg

一个街角之隔,

已在澳门扎根三十年的李锦记,

却显得冷清不少。

它不声不响,不慌不忙,

拐进了另一个时代。

http://dingyue.nosdn.127.net/NPiB7=ehf519iA2h4NoGOkUdu9Da8yWCmDO8OFJfYEFNQ1479868283635compressflag.jpg

1946年,

李锦记将总部搬迁到香港。

在那个贸易自由港,

他们将蚝油出口到海外,

扩充了市场,

为日后成为国际的品牌写下伏笔。

http://dingyue.nosdn.127.net/SUREOPKGx8yoMp=B5osiNlQMoQ59L3tg43KdX7nkZ3ZI51479868283635compressflag.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

李锦记彻底扔掉“偶像包袱”,

摒弃费工费料的传统制法,

开设11条自动化流水线,

电脑控制生产过程,

实现了蚝油大批量、多品种生产。

而在澳门本地,

荣甡这样的老店仍依古法熬制,

无奈成本走高、市场有限,

当年风光无限的老字号,

沦落到了勉强维生的地步。

http://dingyue.nosdn.127.net/OT684gtqwUKnCr0YyceGysAPqCZeoivnvVxd=8cqs38to1479868283635compressflag.jpg

有人说,

蚝油的鲜味,

来自琥珀酸钠、谷氨酸钠;

而甜味,

则来自牛磺酸、甘氨酸、丙氨酸等。

荣牲的第三代传人曾溥洲老先生,

可从来不认识这些化学名字。

每当有人问他做蚝油有什么秘方,

他总说:

“美味哪有什么秘方?

真材实料,自然美味。”

http://dingyue.nosdn.127.net/RIEkaEYaPXQnOB=6=tS3ZeSGHJq2p5a4ai06TC0O5oQo91479868283637compressflag.jpg

“蚝油一招鲜”,

但它在菜肴里只是配角。

烹制它的匠人,

却精心予以它主角的待遇。

像荣甡这样的老字号,

没有赶上时代的列车,

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却又无比笃定地,

不合时宜了一个世纪。

http://dingyue.nosdn.127.net/vHCTYA8LVv1J5zFR4C0HWIADGrA=em=XBi4oldpjSxxEA147986828pressflag.jpg

去年底,

曾老先生溘然长逝。

蚝油庄的大门再也没打开过。

有人慨叹百年老店落幕,

古法蚝油,从此失传。

http://dingyue.nosdn.127.net/gFDEU1x8ssDVcVdt7TGoj8gzcPQNG9EErIW5SmOTQ1Nzx147986828pressflag.jpg

电影《一代宗师》里却说:

“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

我们还见得少吗?

凭什么我们宫家的东西就不能绝?”

http://dingyue.nosdn.127.net/7CnAQOeotSfX6JDGO2ou4jctkEpLQIJwMSBzKH2jlYasu1479868283640.jpg


隔着街道拐角,

关门停业的荣甡另一侧,

那三层弧形骑楼,

李锦记老店红字招牌光鲜,

财神像依然喜气、招摇。

如今人们说起李锦记,

是这么介绍的:

“享誉海内外的跨国集团公司”、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 

http://dingyue.nosdn.127.net/UxTAl3X0Es384WPy7gDz82xPCWF0mjkwhuSxBHQaT=CbA147986828pressflag.jpg

有人会拿荣甡和李锦记比较,

很容易发出这样的感慨:

工匠精神不敌现代工业流水线。

http://dingyue.nosdn.127.net/kvdsjL2TUYCTolxab=TKIuXlwFGTCoWBi11RbCCZT8OWX147986828pressflag.jpg

作为与时俱进、政治正确的聪明人,

我们也许会这么嚼舌根:

一个如磐石般的坚守,

一个如潮水深谙流向;

一个是只有眼前路的叶问,

一个是回顾身后身的宫二。

聪明的我们,

嘴上说欣赏美妙的月亮,

手里握紧口袋的六个便士。

对于工匠精神,

也许我们只是叶公好龙。

http://dingyue.nosdn.127.net/aUf6pCZ3==uCMNSjz9Dqv065e=XC33IIhHCvK9wEHNDIJ1479868283642.jpg

那一座城走进澳门的时候,

曾在新马路一带老街区,

闯入各式各样老店铺,

遇见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家,

他们守着几十上百年的营生,

不知不觉就一辈子了。

http://dingyue.nosdn.127.net/QBpDKqdQxmjKv84MkZCya0HA8rXjQWczIq9NdO8b1QK9t147986828pressflag.jpg

其实我们何尝不明白,

时光从不停驻,

每一代人,

包括那些老人都会过去。

曾经的工业革命,

如今的互联网革命,

摧枯拉朽,奔涌而来,

永远是适者生存,剩者为王。

被覆盖的一切,

将为后来的人们淡忘。

http://dingyue.nosdn.127.net/ZPeXtut3ofBYr=VTLrvFluGiEZDWKVjfSApwb0sShEmqa147986828pressflag.jpg

但,那又如何?

有人已做出过最完美的蚝油,

也有不少人尝过那鲜美的酿制。

只是像我们这样聪明的新人类,

再也尝不到罢了。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