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百年的晋商,就要讲四百年的诚信。

(2016-07-13 19:28:34)
标签:

杂谈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一天,

上海的一对年轻夫妇,

正在筹备一次远行,

目的地是丈夫的老家——山西。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1751/0

生于上海又留过洋的妻子,

精致、摩登,

内心却充满了不安,

她听说那里的生活,

艰苦、原始。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1752/0

后来,

当她坐着一乘由十六个农民抬着的轿子,

进入那座高墙大院时,

她看到七十多个佣人仆役恭敬地列队等候,

她知道她之前完全想错了。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1753/0

这对年轻的夫妇就是,

孔祥熙和宋霭龄。

孔祥熙的故乡,

正是有着“中国华尔街”之称的,

山西太谷县。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1754/0

这座小县城担得起中国金融重镇的名号,

是因为在这里,

住着许多商人家族和大银行家。

这一群山西商人,

有一个响亮且统一的称呼:晋商。

晋商是我们了解山西的一扇窗口。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1755/0

当年“走西口”,

已经是四百年前了。

这一群人的祖辈,

都是些在家乡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

他们为了开辟商路,

开始推着木轱辘小车,

担着担子,

载着沉重的货物,

在崇山峻岭中穿行。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045/0

出关口之后,

他们会遇到土匪、暴风雪、荒漠……

山西人说:“我搭着命在走西口。”

于是,在西口(黄花梁)之上,

许多人,

咬着牙、忍着泪,

唱起了那曲悲凉的歌,

“上一个黄花梁呀,两眼哇泪汪汪呀,

先想我老婆,后想我的娘呀!”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046/0

(走西口: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山西人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最初走西口的汉子,

用几代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

在西北的草原和荒漠,

走出了一条条百年商路。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048/0

当他们赚了银两回到家,

首先要做的,

就是为家人,盖起一座体面的宅院。

后代跟随父辈的脚步,

继续走着通往远方的路,

财富一点一点累积,

宅院也一层一层扩大。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049/0

(乔家大院:由6个大院、19个小院构成,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房屋313间。到过这里的人,首先都会被这种建筑规模所震撼,这样的建筑并不是由一代人建成的,它是乔家六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它的建筑年代从清乾隆年间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而被迫中断,前后的时间跨度将近两百年。)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050/0

据说清帝咸丰在位时,

曾批阅过一封有关晋商的奏折,

奏折里说,

仅仅是把山西几个县城富户的家产相加,

数量就超过一亿两白银,

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多。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389/0

但是,盛极必衰。

民国元年,1914年冬天,

纷纷扬扬的大雪和强劲的北风,

席卷过山西中部的这些深宅大院。

就在这一年,

山西票号的开山祖师——日升昌倒闭了。

它的倒闭代表着,

山西商人左右中国金融界,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结束了。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390/0

(日升昌:中国第一家票号,曾在全国设有许多分号,有"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的称誉。由于物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

对金融业的垄断虽然在民国时候就已结束,

但到如今,

互联网时代呼啸而来,

又一批山西人在这个时代开始白手起家,

百度李彦宏,

乐视贾跃亭,

凡客诚品陈年,

酒仙网郝鸿峰……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391/0

李彦宏曾说:“我担不起晋商这块招牌”,

他的确承担不起,

晋商前辈们留下的经商训诫是:

“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

(不要目光短浅,不要在利益面前丢弃了为商、为人的根本。有了清白的名声,有了忠诚和信义,还愁没有利吗? )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393/0

百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恐怕剩不下多少道义了,

“百度是在作恶吗?”

在一片质疑声中,

李彦宏和百度继续向前走着。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394/0

陈年2000年参与创办卓越,

离开卓越后创办VANCL(凡客诚品),

曾经火爆一时,现在无比惨淡。

2014年“凡客白衬衣”火了一把,

但之后又销声匿迹,

再一次进入公众眼球,

竟然是因为“炮轰周杰伦”。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951/0

(2016年5月,陈年的一段视频在网上曝光,视频中陈年称:“我觉得一百年后,大家肯定都还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

很多人知道,陈年是一个商人,很少人知道,陈年是一个文人。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952/0

曾经大学肄业,没学上的他,

就是个跑到朋友学校“挂单”听课的热血愤青,

死皮赖脸住在同学宿舍,一住就是两个月,

实在被嫌弃了,就换下一个同学。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953/0

等到大家都毕业了,

陈年也没地儿听课了。

但他就是爱写文章,

尤其爱写评论文章。

没想到写文章骂东骂西,

还给自己骂出来一条出路,

受邀成了杂志主编,

后来还自己创办刊物《书评周刊》。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954/0

这些故事都是《新晋商》的主编席啸告诉我们的,

“陈年啊,你把他想成一个意气用事的文人,

就能理解他做的许多事儿了。”

席啸不仅是《新晋商》的主编,

其实自己也是个“新晋商”,

写出那么多商业故事的他,

已经迈出了创业的步伐,

这样的双重角色,

让“晋商”多了一些文化气息。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2955/0

其实,晋商一直坚持着儒家的那一套,

仁义礼智信。

门楣是宅院的脸面,

晋商宅院的门楣之上,

往往都要刻上儒家学理的内容。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410123129/0

现在这个时代,

新一代的晋商并不比几百年前的祖辈们过得轻松。

但如果忘记祖辈的训诫,

丢失“诚信”“道义”的传统,

重振晋商的路恐怕会走得更加艰难。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