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9课时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2017-03-12 18:13:00)
标签:

365

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校本教材

9课时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

审核人

雷晓娥

主备人

李军娃

使 用 人

 

 

 

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0页的数学游戏,属于《拓扑学》的内容,是教材新增加的知识,作为一个数学活动课来安排的。这个内容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好组织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理解的内容,而实际上这个内容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数学视野好题材,所以我们老师应该为学生上好这一节课。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大胆猜想、有创新的欲望。因此创设一节动手实验课,使猜想和实验结果之间产生强大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莫比乌斯带”,通过操作、思考、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2.培养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再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

难点:在活动中大胆想象,使观察和想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方法指导

动手操作、主动思考。

预设流程

具 体 内 容

激趣导入

(约5分钟)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什么内容吗?(通过观察大屏幕,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看过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莫比乌斯带?它神奇在哪儿了?怎么制作莫比乌斯带?)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板书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自主学习

(约10分钟)

1.请同学们取出纸条,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4条边、4个直角、2个面)

 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做成一个普通纸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普通纸圏: 2个面 2条边

3.你能把它变成1个面吗?

出示制作方法: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带粘牢。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做一个这样的纸圈。(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4.那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我们一起来检验吧!拿出一支水彩笔,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看看它是不是一个面。

5.你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纸圈叫什么名字吗?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

 合作交流

(约15分钟)

(一)1/2剪莫比乌斯带

我们的魔术还可以往下做,怎么做呢?刚才你不是在这个纸圈中间画了一条线吗?想一想,如果我们沿着中间这条线把这个纸圈剪开的话,会怎样呢

1.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启发学生想象力)

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3.验证结果: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圈。

你们说神奇吗?大家还想不想继续感受这个纸圈的神奇?

(二)1/3剪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拿出黄色纸条,再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带。

2.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要剪几次?剪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3.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帮助。

4.验证结果: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5.问题:这个小圈和大圈是莫比乌斯带吗?请用刚才的方法证明一下。

(三)其它剪法

从中间或是从三等分线剪莫比乌斯带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你们还想怎样剪?结果会怎样呢?在小组内说说看。(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课后同学们去实践一下,看看是不是你们猜想的结果。

  精讲点拨

(约5分钟)

莫比乌斯带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请欣赏图片(课件展示)

1.过山车:有些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2.莫比乌斯爬梯。

3.哈萨克斯坦新国家图书馆。

4.克莱因瓶。

5.不可能邮票。

测评总结(约5分钟)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莫比乌斯带充满了奥秘呢?有的问题老师也不怎么清楚。我告诉大家,数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书叫《拓扑学》。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