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排队中的学问
(2016-10-20 13:31:30)分类: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校本教材 |
第5课时 |
|||||
教学内容 |
教材第79页 |
审核人 |
王安杰 |
主备人 |
|
使 用 人 |
|
班 |
|
时 |
|
教材分析 |
《排队中的学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课本第79页例6和“做一做”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11-20各数的基数及序数含义,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是学好排队中学问的基础,它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认识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再学习“排队中的学问”,重点不在对基数,序数的认识,而是让学生理解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理解“间隔人数”这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上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实际排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中感悟“之间”的意思。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体会数学的乐趣。 |
||||
重点难点 |
1.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
||||
方法指导 |
讲授法、游戏法 |
||||
预设流程 |
具 体 内 容 |
||||
激趣导入 (约5分钟) |
小朋友们,放学时记得要排队走出校门哦。你们可知道,在排队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
||||
自主学习 (约10分钟) |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几,小雨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
||||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
1.独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小丽,“☆”代表小宇,其他同学用“△”表示,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怎么排的?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师提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 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要求数他们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
||||
精讲点拨 (约5分钟) |
1.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学生找出原因得出:15-10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 2.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3.解答正确吗?(板书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4.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用数一数、摆一摆和列算式的方法来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
||||
测评总结(约10分钟) |
1.达标练习。 (1)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的同学闭眼睛先听台上的两名同学说自己的位置。再说出这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2)做一做(出示教材79页情景图) 2.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 作业布置。 拓展题(课件出示拓展题) (1)小明早晨排队等校车,他前面有1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2)10只小动物排成一行,小兔左边有3只小动物,小兔右边有几只小动物? |
||||
板书设计 |
排队中的学问
方法二:15-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