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宝岛台湾2——野柳地质公园
(2010.03.11)
野柳风景区位于台湾基隆市西北方约15公里处的基金公路旁,属台北管辖,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长约1700公尺,远望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野柳龟。受造山运动的影响,深埋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产生了附近海岸的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海蚀、风蚀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层上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形成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姜状岩,风化窗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
野柳地质公园内可概分为三区。第一区属于蕈状岩、姜石的主要集中区。第二区的地景与第一区相似,皆以蕈状岩及姜石为主,但数量比第一区少,著名的女王头、龙头石与金刚石皆位于本区。第三区是野柳另一侧的海蚀平台,比第二区狭窄,平台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底下则是急涌的海浪,在这里可看到不少怪石散置期间,其中,较特殊的有二十四孝石、珠石、玛伶鸟石,三者都是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所呈现的奇特岩石。
姜石是岩层中较坚硬的岩块,周边较松软的岩层,因海水长期淘洗而剥落,加上地层挤压出纵横交错的裂缝,留下表面嶙峋峥嵘状似老姜的外观,是野柳的又一特色。
烛台石是野柳特有的海蚀景观。烛心是岩层里较坚硬的石灰质球形结核,在海水的雕蚀下逐渐露出,且在周围冲击出环状沟槽,海水并延环槽向下雕琢切割成圆锥形的烛台,极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