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近现代巨匠作品欣赏(7)陈师曾

标签:
历史美术收藏文化艺术 |
分类: 美术 |
中国画 近现代巨匠 作品欣赏(7)陈师曾
中国画。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中国特有的墨或植物颜料、矿石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中国特有的毛笔为主要工具,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国画,植根于华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2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等等融为一体的完整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造型艺术高峰。
中国画 近现代巨匠:(以出生先后为序)
陈师曾
陈师曾(1876.3.12—1923.9.17),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
被梁启超称为“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的陈师曾,出身于晚清江西名门,与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胞弟陈寅恪,被当今文史学界习称“陈门四杰”。
陈师曾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
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后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博物学。
1910年归国。先就职于江西教育厅,不久转赴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任教。从吴昌硕学画。
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
1913年应聘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同年秋赴北京任教育部编审,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博物教员。
1918年43岁应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
1919年44岁在北京的多所美术专门学校任国画教授。
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陈师曾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留学日本的经历则使其对西洋绘画有相当的接触和研究,他曾画过少量的西画作品,因此在对事物的观察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由此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风俗等皆有涉及。
陈师曾的花卉直接学自吴昌硕,因此他的花卉明显具有吴氏的形神风貌。他更能上师古人,博习众采,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石涛以及“扬州八怪” 诸家皆有涉猎,并且将技法融为己用,笔墨上并不特意突现某一家的特点,创作时挥洒自如,自由奔放。陈师曾脱出藩篱,形成自己含蓄秀逸、古朴而不粗野、不以气势悍人而以气韵动人的绘画风格,这使吴昌硕也大为赞赏。陈师曾的绘画构图多变,形式新颖,不为程式所囿。作品取材既有传统的折枝花卉,也有对景写生的身边景物,似信手拈来,无拘无束。
陈师曾作品欣赏
图文来自网络收集。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