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近现代巨匠作品欣赏(3)黄宾虹

(2022-05-07 07:52:57)
标签:

历史

收藏

美术

文化

艺术

分类: 美术


中国画 近现代巨匠 作品欣赏(3)黄宾虹

中国画。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中国特有的墨或植物颜料、矿石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中国特有的毛笔为主要工具,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国画,植根于华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2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等等融为一体的完整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造型艺术高峰。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又号朴存、予向、滨虹散人、虹若、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斋号滨虹草堂、冰上鸿飞馆。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书法家、学者。从事书画创作之余,兼擅绘画史论、书法篆刻研究与教学,以及中国美术文献遗产的发掘、整理、编纂、出版工作。

1907年寓居上海,于报社、书局、艺术学校供职。1937年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解放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

1955年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

黄宾虹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家,60岁以前师古人,70岁以后师造化,80岁以后画艺大进,自立面目。他喜欢用焦墨和浓墨,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用笔方法和"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用墨方法,具有很高的美术理论价值。他精通诗词、篆刻、书法、文物鉴定、美术史等。他的画从表现内容看,全凭笔墨功夫,使人百看不厌,越看越有内涵。

黄宾虹在50岁前驰纵百家,溯追唐、宋。其后饱游饫看,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上泰山,又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足迹半天下。

黄宾虹自1897年(34岁)始曾经先后与谭嗣同、陈去病、柳亚子、李叔同、陈师曾吴昌硕、高剑父于右任、谢无量、胡韫玉、邵力子叶楚伧康有为、陈独秀、鲁迅、胡适、王国维、胡朴安、于右任、吴梦飞、陈巨来、徐悲鸿、陶冷月、张大千、张善孖马骀熊松泉、徐志摩、陈树人、何香凝、叶恭绰余绍宋林散之、蔡元培、刘海粟傅雷、陈独秀、许寿裳朱屺瞻黄炎培、高奇峰、贺天健郎静山、谢公展任伯年于非闇、傅雷、裘柱常、齐白石、李济深陈叔通王朝闻等文化界名人,或同道,或同事,或至交,皆过往甚密。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画家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黄宾虹曾说过学习传统应遵循的步骤:“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黄宾虹所说的宋画,除了北宋的大家外,往往合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诸家在内。

黄宾虹作品

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3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澹宕,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虞山图

1923年作 83×41cm

云归草堂图

1925年作 113×35cm

山水

1928年作 80×38cm

山水

1929年作146×58cm

风轩水槛图

1930年作123×38cm

听帆图

1932年作 99.6×39.3cm

青城坐雨图

“青城坐雨”是在1933年的早春,黄宾虹去青城山途中遇雨,全身湿透,索性坐于雨中细赏山色变幻,从此大悟。第二天,他连续画了《青城烟雨册》十余幅:焦墨、泼墨、干皴加宿墨。在这些笔墨试验中,他要找到“雨淋墙头”的感觉。雨从墙头淋下来,任意纵横氤氲,有些地方特别湿而浓重,有些地方可能留下干处而发白,而顺墙流下的条条水道都是“屋漏痕”。当我们把这种感觉拿来对照《青城山中》,多么酷肖“雨淋墙头”啊!完全是北宋全景山水的章法,一样的笔墨攒簇,层层深厚,却是水墨淋漓,云烟幻灭,雨意滂沱,积墨、破墨、渍墨、铺水,无所不用其极!

陈仲鱼诗意图

1937年 101×40cm

浙东记游

1941年作 102×39cm

云林笔意山水

1942年作 69×30cm

元人诗意图

1943年 115×50.7cm

拟董巨二米大意

1944年作 173.5×91.5cm

芍药

1945年作 74.5×33.5cm

黄宾虹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他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80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

峨眉伏虎寺

1946年作 75.5×34cm

粤西纪游

1946年作 64×32cm

峨眉山色

1947年作 73×41cm

夏山访友图

1947年作 115.2×34cm

桐庐纪游

1948年作 126×46cm

虞山风景

1948年作 37×70.5cm

山水

1948年 74×41cm

山水四屏

1949 153×40.5×4cm

山水

1949年作 85×41.5cm

湖乡小景

1950年 35×27cm

湖山欲雨

1950年作 68×30.5cm

山水

1950年作81×33cm

西谿泛舟

1950年作 80×36cm

纪游册 册页(十二开)

1951年作 23.8×17.6×12cm

蜀山记游图

1951年作 55×26cm

夜山图

1951年作 88×31cm

云山松影图

1951年作 70×32.5cm

左湖右岭

1951年作 67.5×32.2cm

黄山鸣炫泉

1952年101×34cm

青城山掷笔峰

1952年

云树之思

1952年 87×32cm

富春山水

1953年125×48.5cm

浑厚华滋

1953年作 88.5×32cm

山水

1953年作 31×21cm

山水

1954年作 68.2×37.6cm

溪山伐舟

1954年作 94.5×34.5cm

黄山汤口

1955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