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书法艺术隶书(1)隶书隶书经典碑帖

(2022-11-06 06:09:01)
标签:

历史

收藏

书法

文化

艺术

分类: 书法


中国书法艺术 隶书(1)隶书 隶书经典碑



隶书(1)隶书 隶书经典碑帖

隶书

隶书,书家们有种种说法。简言之:隶书,最初就是篆书的简体。篆书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隶书用于非正式的记事记录。隶书又称“左书”,“左”,即从 “辅佐” 化来。

隶书,有 “源于秦” 说:秦同文,李斯创小篆,程邈创隶书。程邈是狱中掌管文书的小官吏,称 “隶人”,故名 “隶书”,也称“秦隶”。其实,篆书的简化体早已有之。有 “战国时期的 ‘简书’ 是原始隶书” 之说。

隶书,在东汉发展鼎盛,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说。

隶书,在东汉中期又称“八分”。对于“八分”众说纷纭,有多种解释,不谈也罢。

隶书的特征

1、字形扁方,横向取势,左右分展,竖笔收缩;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燕不双飞;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含篆字弧势;

4、变画为点,将篆字的一笔连绵断为二、三、四个点;

5、强化起、行、收笔的提按和笔画的转承、粗细变化。

隶书的经典碑帖

《华山庙碑》

《西岳华山庙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又称《华山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刻。书风朴茂古拙、圆转流动;用笔丰满中和、波磔明显,典型的东汉隶书。被誉为“汉隶第一品”。

全碑拓片 局部

《华山庙碑》碑帖节选

史晨碑

全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建宁二年(169)立。前后两面刻,又称史晨前后碑。与《礼器碑》《乙瑛碑》并称孔庙三大名碑。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庄遒美,为汉碑之逸品。《前碑》结字似略拘谨,《后碑》运笔及结字较放纵拓展。总体而言,字体规正,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

曹全碑

《曹全碑》汉中平二年(公元185)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萃里村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十分完美。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张迁碑》

《张迁碑》,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刻,是东汉晚期作品。明初出土。碑主张迁,曾任迂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通篇方笔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初看稚拙,细品见精巧,章法、行气灵动,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乙瑛碑》

《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临写此碑要特别注意波画的“逆入平出”,尤其是起笔处的逆势不能形迹外露。如“蚕头”的逆势形迹向上作侧锋外露,就流于了唐隶“蚕头”起笔侧露的庸俗风气。

《礼器碑》

《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孔庙三碑”之一。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书风细劲雄健,端严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

《石门颂》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

《石门颂》原石图

《石门颂》拓片

《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立。1972年5月天津武清县出土。书风古朴雄健,浑厚凝重,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具价值,最具影响的名碑

《衡方碑》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汉代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用笔极为有力,笔画丰润,在转折和撇、捺处尤见功力,形成外方内圆的效果。结体方正,波磔撇捺皆不张扬外露,字体方整严峻,有下紧上松之感。

何绍基称其“方古中有倔强气”。此碑对后世影响很大,杨守敬说它“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

《西狭颂》

《西狭颂》摩崖石刻。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刻。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图》是对李翕德政的形象表述和对西狭碑文的生动补充,是了解和研究汉代绘画雕刻艺术的宝贵遗迹。其左是正文,后面是题名。

《西狭颂》摩崖石刻 局部

《西狭颂》摩崖石刻 拓片

图文收集于网络。文字有改动。图片有缩放剪裁。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