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勑建獻樓之記》
【简介】
青石质,长方形。碑高192,宽87.5,厚17厘米。螭首方砆,蟠篆「创建献楼之记」6字。碑文楷书,共19行,满行43字。现存介休市后土庙。
【碑文】
后土廟舊有樂棚三間,因其敝壞矮窄不堪,正德丙子春,邑耆老梁公諱智等,欲建樓廣濶而重修之,奈城下有三清觀與樂棚相近,建樓樂愈高,而神愈下,可乎?士民薛君謂衆曰:「改三清閣,築基與獻樓同,合而為一,中則分之;起三清聖像扵崇樓之極,前列萬聖朝元,後奏獻以奉后土,則神上而樂下,使人心安而神妥也。」衆如其言。本廟道士張德深,告請四方賢士,共建斯樓。梁公施白金数百餘兩,以董其事。由是,施財百数者数十人,十數者百餘人,五数者数百人,兩数者不下千餘人。遂採綿山之木,卜日鳩工,以建崇楼。夫冨者施其財,貧者助其力,工者闘其巧,三載之功,其費也大矣。是樓也,上接雲霄,下連中鎮,金碧丹彩,覆簷深邃,則神有所依,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也。人心以安,知所畏敬而至誠,足以感神明也。過容來賔,或奉祀或登眺,東瞻漢郭林宗之巨塚,西覩唐助國聖母之神祠、宋文潞公之墓道;南觀緜峯麓晉介之推之茂木,北望汾水之汪洋。孰不曰:美哉斯樓,誠一方之勝景也!嘱余記之,盖聞燔柴以祀天,瘗埋以祭地。起建崇楼,敬神之至也,神之享曰敬而已。《魯論》有云:「不與祭,如不祭。」信斯言也。
大明正德十四年歳次己卯中秌之吉
邑人強恕子郭海東之撰并書及題額
慶成王府殿下:奇澦、奇濐、奇漖、表椇、表、表椌、表樴、表柷、表桓、表植、表木桼、儀賔李廷奎、校尉李欽
都功德主梁智
糺首:梁冠、梁原、梁彝、侯冠、趙胤、梁忍、梁带、趙文增、梁池、梁萬鍾、羅章、薛雄、梁珎、董惟精、郭經、侯文、梁繪、梁儒、梁用、梁強、董環、梁巨海、梁時熙、李洪蘭、梁文新、梁實
承事郎知介休事王天祐
陰陽學署印生李侃
本廟道士張德深
仝立石
石匠大宋里吉公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