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汾酒忆前贤》

(2020-05-24 09:48:59)
分类: 杏花村补遗ABC
《闲话汾酒忆前贤》
        平遥梁绍壮:《闲话汾酒》《续话汾酒》《泸上汾酒》
       《續話汾酒》琢  36年7月1日大公报上海版
       讀廿一日的「閒話汾酒」一文,引起了我所知道關於汾酒的這一段話續寫出來:
汾酒是「名聞海外」的,可是眞的汾酒,産於山西汾陽杏花村——現在名盡善村——而以義泉泳所造者爲正宗。據汾陽友人談,該縣東北盡善村左近三、四村以内,所產之酒,均稱上品,其他地域所産之酒,則均不甚佳;而尤以盡善村義泉泳所產爲最美。
       考義泉泳系明代商號,爲該縣南垣村王姓財東所有。唐詩所詠「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句,則不知是否亦指該號。現在義泉泳已經合併在新式組織的晉裕汾酒公司裹邊了;那末,現在想吃眞汾酒的人,就要買山西太原省城橋頭街晉裕汾酒公司的出品。聽說該公司將汾酒分爲若干種,如老白汾酒、桂花汾酒、白玉汾酒、竹葉汾酒……等,純汾酒是老白汾酒。作者所嘗試過的,以竹葉汾酒爲尤妙,碧禄的顏色,其味淸甘,大有白蘭地的滋味。還有一種多年的陳酒,那更甘美了。
       至於說何以汾酒以杏花村義泉泳所產者最佳呢?這問題在鄉閭間固然有許多神話傳說,當然並不可靠,就是在釀造的方法上,也没有什么神密的地方。據云,數年前有日人專門研究釀酒業者,慕汾酒之名,去該號調查化驗的結果,認爲是義泉泳的井水所含的成分,與所用的高樑中,都含有一種特别適宜於酒的原素。完全係由於自然間造物者所賜,對於釀造的方法,所用的原料,並没有什麽特奇處。如此說來,那眞可謂是「得天獨厚」的了。
       這種「名聞海外」「得天獨厚」的汾酒,以晉省近年提倡土貨之力,國人如能盡量提倡国貨,自不難在國内打倒洋酒白蘭地之傾銷。聞晉裕公司在釀造上,頗能從事改良,望全國嗜酒諸君注意及此。
       汾阳张益平:此文透露了一条史料,日本人民国时期,曾专程来杏花村义泉泳考察。按图索骥,我们能否找到其详细调查资料,或者其他信息。
《闲话汾酒忆前贤》
       汾阳李勇斌@知味斋张益平日本专家去过杏花村考察汾酒!
       汾阳张益平:@李:::::::,请你全文发我,我找人翻译出来。
       汾阳李勇斌@李:::::::,两者相呼应!
       汾阳耿天勇:日本人考察杏花村汾酒酿造技艺详情记载在该书中
《闲话汾酒忆前贤》

《闲话汾酒忆前贤》
       汾阳车海玉:@晋裕汾酒公司耿天勇13303517666汾州府的酒叫汾酒。
       汾阳耿天勇汾酒本来就是汾州酒的代名词,是对产于汾阳的酒的统称,汾酒是汾阳乃至山西人的公共资源从来就不是某一家的垄断资源。“汾酒,因产于山西汾阳而得汾酒之名”
       汾阳李勇斌懂日语的大家先翻译看看,看有啥重要信息书我已拿下,花了不少银子!昭和16年出版,即1941年
       汾阳耿天勇
《闲话汾酒忆前贤》
《闲话汾酒忆前贤》
《闲话汾酒忆前贤》
       平遥梁绍壮汾酒在上海有代售点,品种有好几个
       武科韩兵强:羊羔酒,还有吗?酒品前后二十绝其四(明·王世贞)序:羊羔酒出山西汾州、孝义诸县,白色瑩彻,如冰清。美饶风味,远出襄陵之上,小挟膻气耳。
清心玉映五铢衣,可是朱颜有愠羝。
为道皋兰秋月下,流苏帐底见明妃。
       汾阳耿天勇现在的羊羔酒有其名无其实,就是普通白酒而已,不是按史书中记载的工艺酿造的羊羔酒了!【链接】《汾酒的历史演变及前世今生》一
       汾阳车海玉@韩兵强这篇比较全面
       汾阳耿天勇羊羔酒“色泽白莹,入口绵甘,如羊羔之味甘色美,故名之”。杏花村在宋时发展起来的羊羔酒,在元代经过工艺配方的不断改进,成酒后“色如冰清,香如幽兰,味赛甘露”。明黄一正《事物绀珠》:“羊羔酒出汾州,色白莹,饶风味。”明王世贞《酒品》:“羊羔酒出汾州孝义等县,白色莹彻,如冰清美,饶风味,远出襄陵之上。小挟膻气耳。”《山西通志》:“汾州酒之名色甚多,其羊羔儿名重海内”。@梁绍壮看完《沪上汾酒业》一文知民国年间热卖的汾酒乃为武汉所产“汉汾酒”,可知汾酒作为一种酿造工艺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且已形成了一种酿造标准。
       汾阳是座大金矿,杏花村是这座金矿上的大金脉,汾酒是金脉上的狗头金,而这金矿、金脉、狗头金又恰如“吐秽成酒”的美丽传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放大格局把汾阳的汾酒事业做好了汾阳比伊拉克差不到哪里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把汾阳的汾酒产业打造好了,汾阳就是有一番光景了。
       @知味斋张益平@梁绍壮据考证该文作者为张剑南之子“张琢”。张琢,字琢之,1907-1979年病逝,张剑南长子,张乃勇之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12月24日生于汾阳义安村。幼时就读于太原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太原市第一中学,1928年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民国时期曾任国民党财政部赋税司科员、重庆中央银行印钞厂驻厂员,解放后转到中国人民银行任职多年,1979年4月21日病逝。张琢生三子二女,长子早亡,次子张乃勇太原师范学院教授,三子张乃本为科级干部,女儿张乃一西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次女张乃中从事商业工作。
      《闲话汾酒忆前贤》
《闲话汾酒忆前贤》
       汾阳张益平:虎门无犬子,皆好样儿的!
       汾阳耿天勇是的!张剑南一家三代人与汾酒结缘,张剑南不仅仅晋裕汾酒公司的创始人而且可以说是杏花村汾酒民国年间发展壮大的奠基人。
       汾阳李勇斌耿总,建议宣传使用别人发现的一些东西把别人名字加上。这是对人家的尊重!
       汾阳耿天勇@李:::::::多谢提醒,这点规矩还是懂得的。
       《闲话汾酒忆前贤》
       汾阳张益平:@晋裕汾酒公司耿天勇13303517666找一个机会,咱们拜访一下张剑南的后代,既是对杏花村先贤、汾酒功臣尊崇的表达,亦可深入挖掘汾酒历史,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呢,呵呵!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汾阳耿天勇@知味斋张益平 没有问题
       田氏一门三兄弟田作霖、田荫霖、田润霖,子侄辈田际康、田际林都对晋裕汾酒公司发展作出过举足轻重的贡献,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拜访他们的后人。还有冀贡泉的孙子冀小坦!可以用一年时间把晋裕汾酒公司50余名股东、掌柜后人都走访一遍,到时可以整理一个专题《杏花村汾酒文化研究学者张益平访晋裕汾酒公司股东掌柜后人集》你把时间安排好,我逐一联系股东后人。疫情过后先从国内开始,国外的包括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的凑他们回大陆的时候拜访。
       汾阳张益平:我赋闲在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全职的“学生”,奔开卷有益去了!
       汾阳耿天勇你把编校金石的认真与劲头拿出来,还原杏花村义泉泳及晋裕汾酒公司的历史是一件功不可没的大事情。
       汾阳张益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汾阳耿天勇晋裕公司有198个股东,涉及到近50多个家族,一个一个过一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太原晚报记者郭风清2012年首届世界晋商大会后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做了一件走访全球晋商的事情,记录下了近百位国内外晋商的发展历程,你做这件事情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可能还会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填补杏花村汾酒发展史上流于口头传说者多,文字史料记载者少的缺憾。现在能够确证的杏花村本地的晋裕汾酒公司股东掌柜后人的就有郝成廉、郭德润第好几人,郝成廉为股东郝毓锐之长,郭德润为掌柜郭履智之子。
       《闲话汾酒忆前贤》
       此处记载有误,应为“1911年,考入山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同期考入该校的还有后成为晋裕汾酒公司股东的汾阳大向善村郭永华。《杏花村志-杏花村东堡》
       汾酒李爱峰:杏花出人才,值得好好研究。
       汾阳耿天勇:杏花村是福地洞天,有用之不竭的资源,好好把杏花村的历史文化用好了不仅自己,后辈儿孙也有饭吃。“石门沟”很有味道,用心打造成酒品牌,一个家族就有饭吃了。
       《闲话汾酒忆前贤》
《闲话汾酒忆前贤》

《闲话汾酒忆前贤》
       汾阳耿天勇:晋裕汾酒公司经理张文福在1930年汾阳县行政会议上。前排左二为贾名山,左三为张文福,右四为张彦方,右五为秦龙光,中间为县长和克俭。其余人员不祥。
       文水赵四维:这些照片真贵了。保存怎么好
       汾阳耿天勇:@幸福生活 老师不敢当,做点与杏花村义泉泳酒坊及太原晋裕汾酒公司有关史实的考证,其他是门外汉,还向各位师长学习
       文水赵四维耿老师見外了,来到本群的人都是爱好文史资料的。
       太原冯汝耀酒文化,久文化,文化与酒,酒与文化
       汾阳张益平:【链接】《秦龙光小传》
       汾阳耿天勇:@知味斋张益平 研究汾阳的历史,你是专家
《闲话汾酒忆前贤》
       看来写晋裕汾酒的历史要专门写秦龙光一章,晋裕汾酒公司的创始人张剑南、董事崔镇岳、监事冀贡泉都是秦龙光的学生。
       《闲话汾酒忆前贤》
       汾阳张益平:能否经过处理,变的清晰一些,呵呵!
       汾阳李勇斌原来这张照片是民国五年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铜钱上的广告
后一篇:龙天行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