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2020-02-22 15:33:46)
分类: 文史、金石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汾阳张益平:@桥, 酒在古代首先用于祭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医,里为矢,亦即手术刀。多饮是为了麻醉,少量用来消毒。做为饮料,只有贵族方能享用,普通百姓温饱尚艰,饮用只有特定节日,亦即乡饮酒礼或婚丧。刚睡了一觉,醒后看到。殳,绝不是瘟疫之意!是一种无刃竹板,类砭石,有按摩、刮痧作用。酉,最早为小口尖底瓶,用于储酒沉淀,亦即酒的本字。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汾阳杨宏山: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殳。
       汾阳张益平:@剑胆琴心,你解释一下醫字儿,呵呵!
          绝大多数青铜器,皆后人命名,并不是原名,这常识。
       汾阳杨宏山:《医、殹、醫、毉》
       医的本义为盛箭的袋囊,与疾病无关。“医”发音为y,一声,是个会意字,外“匸”(音xì)内“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言:“医,盛弓弩矢器也。”《说文解字》是一部经典释字著作,但其缺陷在于对许多字的解析往往过于简奥,不易理解。清代后期广东人徐灏对其做了注解,他在《说文解字注笺》中对“医”字做了如下注解:“匸,有所挟藏,言其中可以藏物也。”古代称箭为矢,象征着武力,所以“医”字的本义就是将箭矢及弓弩放置在袋囊中。《说文·匚部》“医”字下曾引《国语》:“兵不解医。”即士兵们把装有弓箭等武器的袋子挂在身上(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是故,“医”字的本义为盛箭的袋囊,与军事有关,而与疾病及治疗无关。“殹”字的本义是叩击发声,与治病有关。殹发音为yì ,四声,是个形声字,从“殳(sh)”。《说文解字》云:“击中声也。从殳医声。”王育说:“殹,病声。”即“殹”为代表治病时发出的叩击声,也有人理解为病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呻吟声——因疼痛所以需要救治。所以,“殹”字的本义就是(治病时)叩击发声,与治病有关,已经具备了现代“医”的部分内涵。醫的本义是指治病的人。 醫发音为y,一声,是个形声兼会意字。《说文解字》中说:“醫,治病工也。殹从酉……《周礼》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是“醫”是指给人治病的人,通俗地讲就是过去的郎中、现在称医生或大夫的这个群体。二是最早的医生是“巫彭”(《中医大辞典》称“巫彭,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黄帝之臣”)。三是“醫”字为上下结,上“殹”下“酉”,“酉”为部首。“醫”为什么从“酉”呢?这是因为“醫之性然,得酒而使”,“医源于酒”,“酒所以治病也”。换言之,治病时需要酒(起消毒或作药引子使用),所以从“酉”。“酉”也是个象形字,在金文里就像个酒坛形状,事实上现在所有带“酉”部的字基本都与酒有关。“毉”本义就是“医”。“毉”发音为y,一声,同样是个形声兼会意字,上“殹”下“巫”。“醫”字从“酉”好理解,那“毉”为何从“巫”呢?这要从中国的巫文化说起。巫是什么呢?巫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就像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那巫又是如何治病的呢?《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简言之,巫是通过舞之蹈之而形成一个“气场”使疾病“消失”,在古代医巫不分的情况下这当然有相当多的迷信成分。换言之,“巫”就是原始医学的另一种形式。“毉”就是最初的“医”字,后来经过先人不断探索和思考,加深了对生命和疾病的客观认识水平,随着文化的发展就逐渐演变成了“醫”。 总之,在古代除“毉”通“醫”外,医、殹、醫三个字是相互独立的,其内涵各不相同。简单来说,“医”和疾病、治疗无关;“殹”和“醫”与生病、治病有关但意思不同,前者指治病时的叩击声,后者指治病的人(医生)。
        汾阳张益平:
【醫】字形分析
       匚,《说文》:“匚,受物之器,象形。”匚是个部首字,不能单独使用,凡由“匚(筐的本孕)”组成的字,大都与盛东西的器具有关。
       矢,《说文》:“矢,弓弩矢也。从人,象镝栝羽之形。”矢的本义是箭。
       殳,《说文》:“殳,以杸殊人也。”惠栋认为,“殊人犹杀人”。殳,实为杸的古字。在金文中,上部是一支弯柄的兵器,下部是一只右手,表示手拿兵器之意。
       酉,甲骨文的形体,像酒瓶的样子。《说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酉,本义是酒器。在汉字中,凡从酉的字都与酒有关。
       醫,匚,医药箱;矢,箭;殳,右手拿刀的医;酉,酒。我的理解为,中箭之人(可引申为需要做外科手术之人),经过消毒或麻醉,在医生的手术后痊愈,恢复了健康,谓之“醫”。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醫】从匚、矢、殳、酉分析会意,可以视作古代医者,治病使用之工具,医疗箱、砭石、竹针、手术刀、药酒;以及治疗方式,针灸、按摩、麻醉、外科手术。《说文》:“医,治病工也。”即医生。《广韵》释为:“医,医疗也。”这是从名词和动词角度,做出的不同解释。竹针或为骨针!至于说“毉”,上古时,巫亦兼“醫”之功能耳。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祁县贺村刚:《汉语大字典》
       【醫】《说文》:“醫,治病工也。殴,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殴,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段玉裁注:“《疒部》:“,剧声也。”剧声谓疲極之声。此从殴者,之省也……从酉之故,以醫者多爱酒也。”王筠句读:“从酉,殴声。不须委曲语以会意也。”
       1、治病的人。《说文.酉部》:“醫,治病工也。”《周礼.天官.醫师》:“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醫分而治之。”
       2、假借神鬼以治病的人。《广韵.释诂训四》:“醫,巫也。”王念孙疏证:“巫与醫皆所以除疾,故醫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羣经平议.孟子一》:“是巫醫古得通称,盖醫之先亦巫也。”“巫醫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3、治疗。《广韵.之韵》:“醫,醫疗也。”《洪武正韵.支韵》:“醫,療也。”《墨子.号令》:“伤甚者令归治,病者善养,予醫给药。”
       4、饮名。《集韵.止韵》:“醫,和醴酏为饮也。”《洪武正韵.纸韵》:“醫,饮名。”《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浆,四曰驰。”郑玄注:“醫,《内则》所谓或以酏为醴,凡醴浊,酿酏为之则少清矣。”清羁鹗《烟草唱和诗序》:“水浆醴涼醫酏之属,其厚薄有殊,大抵不离酒林。”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殳】shu  《说文》:“殳,以杸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从又,几声。”林文光《文源》:“古(殳)象手持殳形,亦象手有所持以治物。故从殳之字与又、支同意。”
       【殴】《说文》:“殴,击中声也。从殳,臣妾声。”殴yi,呻吟声。《说文.殳部》:“殴,击中声也。”段玉裁注:“此字本义亦未见。《酉部》醫从殴。王育说殴,恶姿也。一曰殴,病声也。此与击中声义近。”徐灏注笺:“殴,呻吟声,故云击中声。而王育说病声也。”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毉】yi同醫。《集韵.之韵》“醫,《说文》`治病工也……或从巫。‘”《国语.晋语八》“上毉毉国,其次疾人,固毉官也。”
       汾阳杨宏山:张老师细心!
       汾阳张益平:哈哈哈,过讲了,愧不敢当。只是想活的充实一些,不想虚度年华,禄禄无为,一事无成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北京宋志强益平兄,咱们群的讯息每天我都细品,有一群传播历史文化的真文人。几回回争执,虽然看似谁都不服,不负才是推进器,因为,不负,道理还是唯一,有史,有据,才是硬道理。我很佩服您,还有不多的几位,祥有据,实有文,据有物,可敬。学术,首先是学问,学问而出扎实,扎实才有功底。不浮躁,不高调,贤人也平兄是也。
       汾阳张红兵:张兄,一个字图文并茂
       汾阳张益平:@张红兵 ,春桥发群里一张关于醫字儿的图,记的十五年前关注过醫字儿,凭记忆解释了一下,时近子时。次日晨起,又查找了一些辞典,并得到贺兄树刚佐证。有道是,理不辨不明,字不究不清。欢迎你及诸文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清徐王保玉:直到195O年代,农村巫医仍大行其道。@知味斋-张益平 <对文则别…〉句不懂,求解。
       汾阳张益平:@清徐史志办王保玉(老槐树) 上午好!
          出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邻国相命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对文”和“散文”,是用来辨析同义词的术语,他将其概括为“对文则别,散文则同”。“对文”就是分析地说,辨析二者意义的差异。“散文”即笼统地说,说明二者意义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对文”“散文,”用以说明同义词的共性及差异。《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正义曰:“以稼穑相对,皆先稼后穑,故知种之曰稼,敛之曰穑。若散则相遍。”按稼、穑对文有别,“种之曰稼,敛之曰穑”;散文则稼、稼相通,都指耕种与收获。亦即“析言则异,浑言则同”。
       愚意谓,醫、毉在一块出现时意思有别,如“醫”,不得作“醫”。单个儿时,则两字儿可互换通用,君以为何!
       清徐王保玉@知味斋-张益平   说的是张先生博雅,讲清楚了。谢谢
       汾阳张红兵张兄通俗些讲医注重化学(药材生物碱)、物理(经络)治疗,巫更侧重于天人合一之感知,重点是抽象的心理医生,比方说公安大学张玫瑾,你说呢。
       汾阳张益平:哈哈哈,殊途同归!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醫】会意字,从殴,殹是治疾时的扣击声;从酉,酉是酒器,古时治病常用酒。简体字从矢(箭)、从匚(盛器),像把取出的箭放入盛器,表示医治箭伤。本义是医生。
       【巫】象形字---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像横竖放着几根竹签或木条,这是巫师用来占卜的工具。篆隶楷上横代表天,下横代表地,面对面的是两个巫师,中间的竖线表示巫师能沟通天地,即知天晓地。本义是巫师。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殳》会意字。甲骨文的字形,左边是一种长柄的武器官右边是一只手,是手拿武器的样子,表示殳是一种武器。本义是古代一种有棱无刃的竹制兵器。   录《汉字图解字典》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医】《说文》“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匚,从矢。古代盛弓弩矢的器具。后作“翳”。《说文.匚部》“医,盛弓弩矢器也。《国语》曰`兵不解医。‘”段玉裁注“今《国语》作`翳‘,叚借字。韦曰`翳,所以蔽兵也。‘按古翳隐、翳荟字皆当于医义引申,不当借华盖字也。翳行而医废矣。”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巫】《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按甲骨文、金人像两玉交错形。《说文》“靈,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声,靈或从巫。”古代巫师以玉为灵物,故以交错的玉形代表巫祝的巫。古代医师也称巫。《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醫。”俞樾平议“巫、醫,古得通称。此云`不可以作巫醫‘,醫亦巫也。”《周礼.夏官.巫马》“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俞樾平议“巫马非巫也。巫,犹醫也。……巫、醫古得通称,盖醫之先亦巫也。”《公羊传.隐公四年》“於钟巫之祭焉。”何休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老也。”  录《汉语大字典》
       汾阳张益平:贺兄,帮查一下“医生”,我记的唐代才有这个名词。生,生员,落第秀才改学医后称医生。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醫生】1、古代从官学中学医肄业的人。《唐六典.太医署》“醫生四十人,典学二人。”《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醫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醫主之,集后进醫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脈诀之类。”2、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3、指医术。苏曼殊《断鸿零雁记》:“大夫原不会醫生,误被都人唤此名。”
       【大夫】宋醫官别设官阶,有大夫、郎、醫効、祗侯等。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十六醫职冗滥。后称醫生为大夫,本此。《辞源》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百度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醫巫】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醫巫,以救疾病。”
       汾阳张益平:贺树刚,多谢你的支持和帮助,呵呵!
       祁县贺树刚:平友举手之劳,别客气,见你这么专注,我很高兴,喜欢。顺便拍片供友参考、补充。你写得挺好,我没有多少其他说的真的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醫生】1、古代从官学中学医肄业的人。《唐六典.太医署》“醫生四十人,典学二人。”《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醫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醫主之,集后进醫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脈诀之类。”2、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
       【醫巫】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醫巫,以救疾病。”
       【毉】治疗,醫者。通“醫”。汉扬雄《太玄经.四常》“疾其疾,能自毉也。”  《辞源》
引经论典说《醫》字儿

己亥末,庚子春,
荆楚大疫,染者数万,
众惶恐,
举国防,皆闭户,
道无车舟,万巷空寂,
然,外狼亦动,垂涎而候,华夏腹背芒刺。
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
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
政者、医者、兵者,
扛鼎逆行勇战矣!
商客、名家、百姓,
邻邦献物捐资,
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能者竭力,万民同心。
月余,疫除,终胜。
此后百年,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汾阳张兴孝中国古老历法一次次证明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蜇千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大家坚持宅在家里,到3月5曰(农历二月十二日)就会解出封闭走出户外拥抱太阳、蓝天和大地美丽的风光。凡懂中医先生都会知道这个规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麻衣仙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