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贺村刚:《汉语大字典》
【醫】《说文》:“醫,治病工也。殴,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殴,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段玉裁注:“《疒部》:“,剧声也。”剧声谓疲極之声。此从殴者,之省也……从酉之故,以醫者多爱酒也。”王筠句读:“从酉,殴声。不须委曲语以会意也。”
1、治病的人。《说文.酉部》:“醫,治病工也。”《周礼.天官.醫师》:“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醫分而治之。”
2、假借神鬼以治病的人。《广韵.释诂训四》:“醫,巫也。”王念孙疏证:“巫与醫皆所以除疾,故醫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羣经平议.孟子一》:“是巫、醫古得通称,盖醫之先亦巫也。”“巫醫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3、治疗。《广韵.之韵》:“醫,醫疗也。”《洪武正韵.支韵》:“醫,療也。”《墨子.号令》:“伤甚者令归治,病者善养,予醫给药。”
4、饮名。《集韵.止韵》:“醫,和醴酏为饮也。”《洪武正韵.纸韵》:“醫,饮名。”《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浆,四曰驰。”郑玄注:“醫,《内则》所谓或以酏为醴,凡醴浊,酿酏为之则少清矣。”清羁鹗《烟草唱和诗序》:“水浆醴涼醫酏之属,其厚薄有殊,大抵不离酒林。”
【殳】shu
《说文》:“殳,以杸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从又,几声。”林文光《文源》:“古(殳)象手持殳形,亦象手有所持以治物。故从殳之字与又、支同意。”
【殴】《说文》:“殴,击中声也。从殳,臣妾声。”殴yi,呻吟声。《说文.殳部》:“殴,击中声也。”段玉裁注:“此字本义亦未见。《酉部》醫从殴。王育说:殴,恶姿也。一曰:殴,病声也。此与击中声义近。”徐灏注笺:“殴,呻吟声,故云击中声。而王育说病声也。”
【毉】yi,同醫。《集韵.之韵》:“醫,《说文》:`治病工也……或从巫。‘”《国语.晋语八》:“上毉毉国,其次疾人,固毉官也。”
汾阳杨宏山:张老师细心!
汾阳张益平:哈哈哈,过讲了,愧不敢当。只是想活的充实一些,不想虚度年华,禄禄无为,一事无成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北京宋志强:益平兄,咱们群的讯息每天我都细品,有一群传播历史文化的真文人。几回回争执,虽然看似谁都不服,不负才是推进器,因为,不负,道理还是唯一,有史,有据,才是硬道理。我很佩服您,还有不多的几位,祥有据,实有文,据有物,可敬。学术,首先是学问,学问而出扎实,扎实才有功底。不浮躁,不高调,贤人也,平兄是也。
汾阳张红兵:张兄,一个字图文并茂!
汾阳张益平:@张红兵 ,春桥发群里一张关于醫字儿的图,记的十五年前关注过醫字儿,凭记忆解释了一下,时近子时。次日晨起,又查找了一些辞典,并得到贺兄树刚佐证。有道是,理不辨不明,字不究不清。欢迎你及诸文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清徐王保玉:直到195O年代,农村巫医仍大行其道。@知味斋-张益平 <对文则别…〉句不懂,求解。
汾阳张益平:@清徐史志办王保玉(老槐树) 上午好!
出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邻国相命,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对文”和“散文”,是用来辨析同义词的术语,他将其概括为“对文则别,散文则同”。“对文”就是分析地说,辨析二者意义的差异。“散文”即笼统地说,说明二者意义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对文”“散文,”用以说明同义词的共性及差异。《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正义曰:“以稼穑相对,皆先稼后穑,故知种之曰稼,敛之曰穑。若散则相遍。”按:稼、穑对文有别,“种之曰稼,敛之曰穑”;散文则稼、稼相通,都指耕种与收获。亦即“析言则异,浑言则同”。
愚意谓,醫、毉在一块出现时意思有别,如“巫醫”,不得作“毉醫”。单个儿时,则两字儿可互换,通用,君以为何!
清徐王保玉:@知味斋-张益平
说的是,张先生博雅,讲清楚了。谢谢!
汾阳张红兵:张兄通俗些讲,医注重化学(药材生物碱)、物理(经络)治疗,巫更侧重于天人合一之感知,重点是抽象的心理医生,比方说公安大学张玫瑾,你说呢。
汾阳张益平:哈哈哈,殊途同归!
【醫】会意字,从殴,殹是治疾时的扣击声;从酉,酉是酒器,古时治病常用酒。简体字从矢(箭)、从匚(盛器),像把取出的箭放入盛器,表示医治箭伤。本义是医生。
【巫】象形字---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像横竖放着几根竹签或木条,这是巫师用来占卜的工具。篆隶楷上横代表天,下横代表地,面对面的是两个巫师,中间的竖线表示巫师能沟通天地,即知天晓地。本义是巫师。
《殳》会意字。甲骨文的字形,左边是一种长柄的武器官右边是一只手,是手拿武器的样子,表示殳是一种武器。本义是古代一种有棱无刃的竹制兵器。
录《汉字图解字典》
【医】《说文》:“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匚,从矢。古代盛弓弩矢的器具。后作“翳”。《说文.匚部》:“医,盛弓弩矢器也。《国语》曰:`兵不解医。‘”段玉裁注:“今《国语》作`翳‘,叚借字。韦曰:`翳,所以蔽兵也。‘按:古翳隐、翳荟字皆当于医义引申,不当借华盖字也。翳行而医废矣。”
【巫】《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按:甲骨文、金人像两玉交错形。《说文》:“靈,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声,靈或从巫。”古代巫师以玉为灵物,故以交错的玉形代表巫祝的巫。古代医师也称巫。《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醫。”俞樾平议:“巫、醫,古得通称。此云`不可以作巫醫‘,醫亦巫也。”《周礼.夏官.巫马》:“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俞樾平议:“巫马非巫也。巫,犹醫也。……巫、醫古得通称,盖醫之先亦巫也。”《公羊传.隐公四年》:“於钟巫之祭焉。”何休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老也。” 录《汉语大字典》
汾阳张益平:贺兄,帮查一下“医生”,我记的唐代才有这个名词。生,生员,落第秀才改学医后称医生。
【醫生】1、古代从官学中学医肄业的人。《唐六典.太医署》:“醫生四十人,典学二人。”《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醫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醫主之,集后进醫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脈诀之类。”2、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3、指医术。苏曼殊《断鸿零雁记》:“大夫原不会醫生,误被都人唤此名。”
【大夫】宋醫官别设官阶,有大夫、郎、醫効、祗侯等。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十六醫职冗滥。后称醫生为大夫,本此。《辞源》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百度》
【醫巫】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醫巫,以救疾病。”
汾阳张益平:贺树刚,多谢你的支持和帮助,呵呵!
祁县贺树刚:平友举手之劳,别客气,见你这么专注,我很高兴,喜欢。顺便拍片供友参考、补充。你写得挺好,我没有多少其他说的,真的!
【醫生】1、古代从官学中学医肄业的人。《唐六典.太医署》:“醫生四十人,典学二人。”《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醫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醫主之,集后进醫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脈诀之类。”2、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
【醫巫】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醫巫,以救疾病。”
【毉】治疗,醫者。通“醫”。汉扬雄《太玄经.四常》:“疾其疾,能自毉也。” 《辞源》
己亥末,庚子春,
荆楚大疫,染者数万,
众惶恐,
举国防,皆闭户,
道无车舟,万巷空寂,
然,外狼亦动,垂涎而候,华夏腹背芒刺。
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
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
政者、医者、兵者,
扛鼎逆行勇战矣!
商客、名家、百姓,
邻邦献物捐资,
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能者竭力,万民同心。
月余,疫除,终胜。
此后百年,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汾阳张兴孝:中国古老历法一次次证明,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蜇。千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大家坚持宅在家里,到3月5曰(农历二月十二日),就会解出封闭,走出户外拥抱太阳、蓝天和大地美丽的风光。凡懂中医先生,都会知道这个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