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依赖论#人性的土壤

(2025-08-06 17:03:38)

人性并非一种不变的抽象概念,而是一株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植物。它的枝叶形态,完全取决于脚下的土地。

我们常误以为人性是某种永恒的精神,悬挂在人类头顶的星空。实则不然,人性不过是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发展出的种种反应方式。在干旱的沙漠与湿润的雨林,人性必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貌。游牧民族的豪放与农耕民族的谨慎,都是对各自生存环境的社会回应。

语言的传承像一条蜿蜒的河流,将人性的记忆从上游带到下游。但这条河流经过不同的地貌时,水质与流速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差异的变化不是人性的偏差,恰恰是人性的真实。

人性的多样性恰如生物进化中的适应性的变异。当欧洲人在咖啡馆讨论理性主义时,亚马逊部落正在丛林中实践着另一种智慧。这不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而是不同生存策略的自然呈现。

人性这面镜子,照出的从来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在具体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当我们惊讶于人性的差异时,不妨先看看造就这些差异的土壤就不感觉奇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