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依赖论#纳贡求和,想迈过的最后一道门槛

(2023-06-27 05:56:42)


 

武德九年八月,颉利大兵侵犯长安,两军势力悬殊,范兴进谏皇上,倾空,府库的金银财宝,纳贡退兵,唐太宗,召见史官岑文本。

颇有心机的开场白,唐太宗:岑文本,你是史官,读过不少书,你说说看,朕,应不应该向颉利纳贡退兵?

历史上类似事件的答案,唐太宗想点击岑文本的记忆,加载出在场大臣们相同记忆的页面,此时需要,引起这样的共鸣。

岑文本:回皇上,臣以为应该。

“你是史官,读过不少书,”听到这里,岑文本,知道皇帝想问什么,“朕,应不应该向颉利纳贡退兵?” 答案是现成的,对此类事认知的道理,记忆早已储存。所以,很快回皇上,臣以为应该。

   唐太宗:说说看,为什么?

   唐太宗想听岑文本怎样说,向颉利纳贡求和,理由和原因,这样的事,关心的是能不能顺着自己引导的方向讲。 

   岑文本:越王勾践出身何等尊贵,为了战胜强敌,受尽屈辱,卧薪尝胆,十年之久,最终将屈辱换成胜利,成为后世美谈

岑文本瞬间完成了,对接记忆里,历史同类的事件。思维依赖的速度很快,相似度会让岑文本,记忆里很快找到回应的内容,大家熟悉,接受起来,也很快的例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彰显史官博览群书,渊博的知识,心里不免得意起来。 

唐太宗:朕,如果真得这样做了,那后人如何评价朕?

“终将屈辱换成胜利,成为后世美谈” 这一句话,唐太宗想要的药引,先是该不该做,现在是做了会怎样,唐太宗顺理成章,话题地转换,谁的思维,此时能停留片刻,没有,话题转化,谁都没发现。

岑文本:如果,皇上为了大唐的兴盛,知耻而后勇,励精图治,最终击败强敌,后人,一定把皇上的圣举,广为传颂。如果,皇上的强国梦,未能实现,大唐沦丧天下分崩,后人会把皇上和刘禅等人相提并论。

岑文本,赞同皇上知耻而后勇,并告诉皇上,结果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这是皇上有关后人评价的提问,给了他暗示的机会。心里非常佩服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和暗示对方的技巧。

唐太宗:这一笔能不能不记?

唐太宗,很快收到了,他有意为岑立本设定的暗示,从开始他的目的就很明确,这样的事和仆射们商议就行了,干吗,还要问史官,知道可能出现失败的结果,还绕了一圈,他真正最关心的是,万一失败了,这一笔能不能不记,终于到了正题,怕留骂名是找史官的真正动机,也是他纳贡求和,想迈过的最后一道门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