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小多少》中的量词使用

(2020-02-03 14:46:31)
分类: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这首儿歌由 4 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 4 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基础目标)

在具体语境中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初步会迁移运用。(发展目标)

教学难点 在具体语境中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量词。

【教学过程】

一、熟悉课文

范读课文,走进文本。

二、逐节学习

1.学习第一小节。

“个”与“只” 都是生活中使用次数较多的量词。

1)学习量词“个”。描写对象是人或物,还有描述概念时,都会用到“个”,比如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苹果,一个玩具,一个想法,一个国家。

文中插图显示的黄牛和小猫,它们在体型上存在较大差距,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大,一个小”画面描述简洁明了,最易于一年级学生接受。

2)学习量词“只”。描述对象是动物,特别是鸟类,昆虫类时,“只”是最合适的量词,比如一只鸽子,一只蜻蜓,一只猫。另外在描述成双物品中的一个时,也会用到“只”,比如一只袜子,一只手。

3)学习量词“头”。“头” 作为量词,用于牛驴等牲畜的统计或用于像头的东西的计量,比如一头黄牛,一头猪,一头蒜。

2.学习第二小节。

1)特别提示,“边”表示方位的名词,不属于量词。

2)学习量词“群”。“群”作为量词使用时,用于成群的人或物。文中插图,通过鸭子和鸟的数量对比,知道很多事物聚在一起,这时我们要用到“群”,比如一群鸭子,一群羊,一群人。

3.学习小节。

学习量词”。“颗”作为量词使用时用于圆形或粒状的东西。文中“一颗枣”就是很好的例子。可让学生观察一些圆形和粒状的实物,如一颗黄豆、一颗珍珠、一颗葡萄,直观感受“颗”的意思和适用对象。

4.学习小节。

学习量词“堆”。“堆”作为量词使用时,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那什么是“堆”呢?我们图中的那些,理解“堆”的意思就是聚积在一起,为了加深理解与记忆,现在屏幕上展示了两堆物品,它们分别是一堆黄豆、一堆硬币。

三、小结整理

第二题通过读记的方式,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可以通过比较读,如“一头牛” 和“一只猫”、“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让学生感知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四、趣味推荐

推荐《量词歌》,提升学生对量词学习兴趣,巩固量词知识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莫用差,

小朋友,试一试,换换就要闹笑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