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老潘藏瓷: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六方瓶(14)

标签:
鉴赏收藏随笔文化 |
分类: 老潘珍瓷鉴赏 |
清三代的青花瓷器是收藏者的宠爱,主要是因为处于清代鼎盛时期的制瓷业也处于清朝的黄金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在当好皇帝的同时,都对艺术有极高的造诣,他们倾其国家财力、物力、人力生产瓷器,并能出手不凡,烧造出大量艺术珍瓷就不足为奇了。
在乾隆青花瓷器中六方瓶这样的器型,因其工艺复杂、造型硕大、纹饰精美而倍受藏家喜爱,历次瓷器拍卖中,青花六方瓶总是高率成交,可见这种器型是符合多数藏家品味的。
我收藏的这件青花缠枝莲花纹六方瓶,高52厘米,可以称得上是乾隆青花瓷器中的珍品、精品。从造型、工艺、纹饰等多方面鉴赏,此瓶应为乾隆早期产品。
首先看器型。这件青花六方瓶,器型规整、硕大,属于琢器,对烧造的技术、材料等要求很高。六方瓶的成型首先要用高质量的瓷泥做成方片后,再拼接成器。没有高质量的瓷泥、釉料是烧不成功的,由于高温下的膨胀系数的影响,低质量的瓷泥、釉料是很容易变形、炸裂的。所以,这件方瓶的瓷泥是用的最上好的泥料,细白致密,糯米胎质感强;青花钴料纯净细腻,成色翠兰,显色沉稳;釉料也是顶级的,烧制成功后,非常厚润,釉面闪青,胎釉观感油润,手感特别细柔,这些都是清三代时期的重要特征,后仿者难以企及。
其次看纹饰。这件六方瓶的纹饰也值得称道。 器身的主题纹是缠枝莲花纹,颈部、腹部都满工绘画,纹饰布局合理,口沿下绘如意头纹一圈,颈部绘缠枝莲花纹;肩部绘回字纹一圈,再绘如意头纹一圈,腹部满绘缠枝莲花纹,腹底部绘变形莲瓣纹一圈。六方圈足外撇呈弧形,弧面绘青花留白花叶纹。缠枝莲花是乾隆时期典型青花点彩画法,画得既工整,又充满活力,有一种灵动之感,显示了工匠超高的绘画水平和精品意识。
此瓶整体以满工绘画,缠枝莲花绘满瓶身,寓意“一身清廉”。
六方瓶是乾隆时期青花瓷器的典型器型,一般绘花卉纹、瓜果纹,是一种陈设瓷,而绘“一身清廉”的缠枝莲花纹的却极为少见。所以这正是这件六方瓶更加珍贵的原因之一。
再看底部。底部圈足内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写款规整,用笔老到,是典型乾隆款。
乾隆早期瓷器相对于晚期来说,瓷器的制作要稍微简略一些,到了中后期,随着经济好转并达顶峰,乾隆瓷器制作也逐渐豪华,不惜工本,工艺复杂,纹饰繁复,但却更显匠俗之气,纹饰古板、刻意而生动灵气不足。
我收藏的这件瓷器,从器型、胎骨、釉面、纹饰、底款等综合特征来看,都显得简朴一些,所以应该是一件乾隆早期的官窑瓷器,造型规整、纹饰精美,胎质坚密,釉层厚润,柔光内蕴,令人赏心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