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之十:北宋早期定窑白瓷颈部塑人俑花口瓶

(2018-12-12 21:58:46)
标签:

瓷器

鉴赏

收藏

随笔

图片

分类: 宋代瓷器赏析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共推出十件,最后这件白瓷花口瓶的窑口尚不确定,暂定为北宋早期的定窑器。

http://s13/mw690/006bJJmQzy7pUVUxNiQ2c&690

白瓷最早烧出的是在北朝,真正烧制成功是在隋朝,到唐代已能烧制出比较成熟的白瓷。最典型的器物就是白瓷双龙耳瓶。最早烧白瓷的是河北刑窑,烧出的细瓷有“白如雪”的美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人员发现刑窑窑址在今河北临城、内丘交界的磁窑沟一带。但到晚唐时期,或因原料缺乏,河北刑窑就已渐渐衰落,也就不再生产,而白瓷的生产就被后来的定窑瓷器所代替。

http://s7/mw690/006bJJmQzy7pUVXetAGf6&690

这件白瓷花口瓶应该就是定窑白瓷的早期产品。从胎、釉、造型等诸多要素分析,应为北宋早期所出。

这件花口瓶应该是一件宋人装酒用的酒瓶,高20厘米,其造型很独特。它由花口、颈、腹、足四个部分组成:花口为六折型,做成花口主要是起到美化装饰的效果,这种花口是宋代瓷瓶的一种创新。

http://s8/mw690/006bJJmQzy7pUW048cf37&690

这件花口瓶最令人称奇的是它颈部塑造的四个人俑,以两俑为一对,每俑都是双手捧着酒杯,两对人俑之间还分别塑造一只酒壶,这就直接提示人们,这是一件装酒的瓶子,也向我们后人昭示,北宋社会尚酒之风是何等盛行。难怪《水浒传》上的每段故事几乎都不离一个“酒”字,武松、鲁智深、林冲都是好酒的英雄。

花口瓶的花口直径为10厘米,腹部直径12厘米,圈足直径6.5厘米,这可以说是黄金分割的比例,整个器物看上去非常匀称,显得端庄、雅致、稳重。

http://s14/mw690/006bJJmQzy7pUW2DZZH0d&690

再说说这个瓶子的胎和釉。此瓶的胎质灰白,胎质稍粗,但很坚密,从薄片式花口的制作上可以看到其胎的致密度还是比较高的。瓶子的胎在上釉前使用了化妆土,这说明胎的白度还不够。因为瓶子所施的是透明釉,胎面白,釉面也才会白。

瓶子的透明釉的施釉还比较薄,可以看到胎体塑型时的旋痕;施釉也不均匀,有明显的流釉如泪滴一样的痕迹,俗称“泪痕”;流釉的釉厚处釉如同玻璃一样的质感,并隐隐闪青。这些都说明釉料的配方还不够完善,这与定窑成熟期的石灰碱釉的不透明的性状是有明显区别的。

http://s2/mw690/006bJJmQzy7pUW4thHr61&690

瓶子施釉也不到底,圈足边仅有随意流下的少许的釉,其余露胎;圈足内也露胎,有三个支烧的痕迹。这也反映了这件器物还遗留着一些原始青瓷相对粗糙的工艺特征,也是定窑瓷器早期产品的主要特征。

http://s10/mw690/006bJJmQzy7pUW6On5nb9&690

虽然制作上还不够精致,但它的艺术品味却并不低。瓶子的造型端庄、雅致、稳重,花口和颈部的人俑,又给瓶子增添了情趣,给人一种活泼有趣的感觉;白净素雅的白瓷以一种简朴的姿态,表达了宋人崇简的审美趣味;用写实手法塑造的酒壶和捧酒的人俑,又向我们传达了宋人尚酒的社会风气。

器物流传千年的历史沧桑感给了我们一次穿越时光的机会,它所包含的诸多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意蕴和古代信息,不断给我们种种震撼!

观赏和把玩此瓶,油然生出一种对古代工匠的崇敬之情,也在鉴赏、品味的过程中受到一种强烈的艺术熏陶。

http://s6/mw690/006bJJmQzy7pUW9hpjv65&690

读者诸君,如果你们在阅读这篇博文和观赏藏品图片的过程中,也能有赏心悦目之感,就是本人莫大的荣幸!

http://s14/mw690/006bJJmQzy7pUWbtaON7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