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窑瓷器鉴赏之一:宋官窑天青釉六方洗

标签:
瓷器收藏鉴赏随笔图片 |
分类: 宋代瓷器赏析 |
宋代的瓷器以“质地细腻,色彩淡雅”的总体风貌在陶瓷史上而独树一帜,享誉全球。
http://s7/mw690/006bJJmQzy7o3pq9QR8a6&690
下面将推出几件宋代著名窑口的瓷器,主要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还有景德镇窑早期的影青瓷等。鉴赏之余,对中华文化之博、器物之精、工匠之巧,心生慨叹,愉悦身心!
本章先推出宋代官窑瓷器天青釉六方洗。
http://s4/mw690/006bJJmQzy7o3pu6YBd43&690
大家知道,宋代官窑瓷器特指是一个窑口,与后世讲的单指为官方生产的瓷器的“官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宋代官窑窑址至今尚未找到,最早官窑设于北宋徽宗年间的汴京,称汴京官窑。沧海桑田,因北宋时的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城,经过千百年黄河泛滥,旧时的汴京城早就被泥沙深埋达6米的深处。旧城不在,当年的汴京官窑窑址也随之不见。南宋时宋高宗建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城,又设官窑于凤凰山修内司及郊坛下,称修内司官窑及郊坛官窑。但并未发现窑址所在。幸亏有南宋人叶慎留有《坦斋笔衡》一书,说官窑“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话虽不多,信息量却很大。一是“故京遗制”,说明北宋汴京就有官窑制作;二是南宋“修内司”设有窑址,且烧的是“青瓷”;三是“油色莹澈”,说明釉色莹润。
但窑址终未见,却有官窑瓷器实物流传于后世,博物馆、民间都有所藏。而近三十年来大量工程建设,也一定会有官窑瓷器不断新出,有许多并不在监控之内。倘若仍然死守旧念,必为陈腐,或为利益所驱而已!
依据实物,官窑瓷器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薄胎厚釉,釉色肥润,大小开片,紫口铁足。
http://s10/mw690/006bJJmQzy7o3pwTPT309&690
本件瓷器为南宋官窑天青釉六方洗,造型朴实,线条简洁,小件大器,对角直径13.2厘米,对边直径11.6厘米;高8.5厘米,口边略有向外的卷口,自口向下渐渐收敛,至足部急收,与六面对应呈圈足状,圈足内挖极浅的圆底,整个圈足为外六方内圆型;足脊露胎,内底施釉;对角足径7.5厘米,对边足径6.3厘米;胎为灰黑色,露胎表皮呈紫砂色,说明含铁较多;整个釉面呈天青色,是官窑瓷器中最美的色调; 因为胎薄釉厚,器物手感极好,稍微有一点压手,釉面显得极其肥厚油润,手感细腻滑溜;釉面开大小片纹,比较稀疏;哥窑的开片比较小而密,这是两窑的重要区别。卷口边缘显现黑色,与底足显示出“紫口铁足”的明显特征。整个器物大气中又见灵巧。
http://s15/mw690/006bJJmQzy7o3pzDAV8fe&690
这件南宋官窑瓷器,应该是官宦文人使用的文房用具,天青釉色,六方造型,置于画桌之上,无论提笔凝思,笔走龙蛇,此物都会为文人增添多少情趣呢!
宋代官窑瓷器存世极罕,非常难得,极其珍贵。
http://s11/mw690/006bJJmQzy7o3pC675E4a&690
http://s9/mw690/006bJJmQzy7o3pCJGQwf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