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份育儿锦囊: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2015-09-30 19:47:40)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锦囊

http://s2/mw690/006bJEQlgy6VQdOMUxj71&690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自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长辈的溺爱,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还有就是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又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因此要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洗手歌,孩子边念儿歌边洗手,能帮助他们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我们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幼儿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就教他用两手向上提前边和后边,渐渐的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生活自理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这就需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园同心,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家长在家有什么培养自理能力的好办法可以在评论中交流,让我们齐心协力帮助孩子们提高自理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十月互动话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