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育儿锦囊: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2015-09-30 19:47:40)
	
			
					(2015-09-30 19:47:40)		|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锦囊 | 
http://s2/mw690/006bJEQlgy6VQdOMUxj71&690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自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长辈的溺爱,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还有就是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又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因此要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洗手歌,孩子边念儿歌边洗手,能帮助他们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幼儿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就教他用两手向上提前边和后边,渐渐的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