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修水黄龙寺

(2019-05-06 12:56:56)
标签:

文化

旅游

佛学

杂谈

分类: 飞鸿踏雪
访修水黄龙寺

幕阜山前觅旧踪,
遗迹零落散丛中,
灵源桥上斜阳古,
野水千年颂法声。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黄龙古刹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祖师堂
访修水黄龙寺
↑观音堂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三圣殿
访修水黄龙寺
      ↑黄龙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超慧赞曰:"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真佛境也。"传说吕洞宾与超慧禅师斗法败北成为其护法弟子。宋代洪都太守程公孟游黄龙寺,捐金置田,并于治平二年(1605)敦请名僧慧南住黄龙寺。慧南曾受法于临济宗七世石霜慈明,以“三关”说教,开创黄龙一宗。使黄龙寺成为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中国禅宗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源地,因而举世闻名。自慧南之后,高僧代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均分居各大寺院为住持,其中以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三禅师门叶最为繁茂,时称黄龙三系,其影响遍及海内外。祖心、元肃得慧南亲传,道行高深,惟清、死心兼通儒释,为儒释两家大师,黄庭坚与之交往甚密,现存的《山谷全集》中有庭坚寄给他们的诗信多篇。明代万历年间盛庵禅师主黄龙寺,宗风远振,门徒众多,香火兴旺。但不久就衰弱了。清代康熙年间,冰鉴禅师入主黄龙寺,是为四十八代高僧,正应了神眼头陀“当传四十八代禅师”之言。冰鉴禅师入主后,创佛印、教海、南禅三院,开堂说法,至门下受法者“多至五百众”,鼎盛一时。自冰鉴禅师后,黄龙寺未出高僧,然道统历历相传,虽衰不绝。至清末,已传70余代。 
访修水黄龙寺
↑法窟(黄庭坚书)
访修水黄龙寺
↑灵源桥
访修水黄龙寺
↑灵源(黄庭坚书)
        黄庭坚有诗《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
山行十日雨沾衣,
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
晴鸠却唤雨鸠回。
灵源大士人天眼,
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
问君还是昔人非。
注:灵源惟清禅师,祖心禅师法嗣,赐号佛寿。黄庭坚至交。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观音井
访修水黄龙寺
↑黄龙宗祖师塔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初祖黄龙惠南禅师(1002—1069)塔
访修水黄龙寺
↑二祖晦堂祖心禅师(1025~1100)塔
访修水黄龙寺
↑三祖死心悟新禅师(1043—1114)塔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访修水黄龙寺
 千年“法窟”,几经兴废,目前只有三圣殿、观音殿、祖师堂几幢旧建筑,相对于当下许多寺庙的富丽堂皇,逊色了不少。很多巨大的古建筑构件散落荒草丛中,遥响当年黄龙气象,令人唏嘘。
访修水黄龙寺
        ↑李过墓。据通城县李自成研究会考证,修水县黄龙寺不仅是黄龙宗流派的始祖,而且还是李自成余部的指挥中心及其侄子李过的终老林泉之地。李过跟随李自成起义,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受封大顺国毫候。山海关战败后,1645年5月17日李自成率二十余骑来到通城九宫山下,只身到元帝庙拜神,之后在神壇旁熟睡。庙内道士误为盗贼,指使村民姜大眼二兄弟将李自成打死。李过闻讯赶到,将姜家村团团围住,勒令交出凶手。凶手早已逃遁,姜家村惨遭屠村报复。5月底,
被推为“奉天倡义大元帅”的李过率大顺军通过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天岳关进入湖南平江县一带,占据平江四十八寨继续抗清,其元帅府就设在黄龙寺内。顺治十八年(1661),大顺军各寨相继被清军攻破,李过率两万大顺军转移到平江石牛寨,清军围攻石牛寨达八个月之久,双方死伤惨重,终因弹尽粮绝被攻破。李过等三位首要将领隐藏在石牛寨乌龟岩下一个很隐蔽的山洞里。清军撤离后,躲过一劫的李过认为再起无望,改名李绣,出家黄龙寺为僧,号黄龙真人,在黄龙寺自耕自食。这些史实,在李过父子撰写的十余万字的《西楼雄梦》一书中记载得非常具体。乾隆27年《黄龙崇恩禅寺传灯宗谱》也有相应记载:“崇祯十七年明末清兴,闯兵残败,僧徒十八子者自种自食”,另一则记载有“十八子塔于寺东”。修水县黄龙禅宗研究学者冷国蜀先生据祖上传说,黄龙寺旁东侧山上有一座姓李的和尚墓,该墓由花岗岩石彻成,上面的圆塔在文革中被毁,其它碑石尚保存完整,可是碑文风化严重,只能模糊地看到一个“李”字。可信史料和墓葬遗址有力证明,李过兵败后禅隐黄龙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