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南宋“德寿宫”》
标签:
旅游历史健康情感文化 |
《又见南宋“德寿宫”》--走在桥上的外公摄
杭州南宋‘德寿宫’,原为秦桧的旧第,因有望气之人称"有王气",待秦桧亡故后就收归官有,改筑新宫。1162年,宋高宗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之后,宋孝宗为表孝敬,将德寿宫一再扩建,时称"北内"或"北宫",其四至范围:东接吉祥巷、南至望江路、西临中河、北靠水亭址。
"德寿宫"坐北朝南,当时占地17万平方米,其布局与皇城相近,宫中建有德寿殿、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等十余座殿院,还有大量园林景观,
中有金鱼家池、小西湖、湖上有万寿桥,桥中间有四面亭,湖畔垒石为万寿山,以像飞来峰,峰上一座聚远楼、小西湖周边还有香远堂、清深堂、松菊三径、梅坡、月榭、芙蓉冈,浣溪等景观。精美程度比南宋皇城有过之无不及。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仿效高宗内禅退居德寿宫,并改名重华宫。此宫后又侍奉宪圣太后,寿成皇太后,先后改名为慈福宫,寿慈宫。
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度宗将其地一半改建道宫,名宗阳宫,一半废为民居。至清初,此地渐为官署、民居所占,"故址所存不及十之二三。"
早在1984年,"临安城"考古队在杭州望仙桥至新宫桥之间的中河东侧,发现一条南宋时期的砖砌道路,当时即判断该道可能与德寿宫遗址有关。
2001年、2005-2006年、2010年和2017年,杭州市的文物考古专家对德寿宫遗址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
【文字说明摘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