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京华大地---最美北京,在夏天--西海拍荷花

标签:
旅游历史健康情感文化 |
最美北京,在夏天--西海拍荷花--2019年摄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中南海和北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什刹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
13世纪,金中都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的 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 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 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元代名海子,是永定河南移后遗留下的洼地,经郭守敬整治,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文字说明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