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掠影之一---史家胡同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史家胡同形成于元代,明代史家大姓居于此,便有了现在胡同的名称。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条700米长的胡同里,居住过众多的历史人物,也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一条胡同,半部中国历史”。比如清末的游美学务处就设在史家胡同里,而清华大学也是从游美学务处附设的游美肄业馆发展而来 。24号院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宅,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徐志摩、胡适、林徽因等画家名流经常在此聚会,泰戈尔也曾到此一游……晚年的凌叔华将宅子捐出,如今,24号院已化身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曾居住在这条胡同里。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初建时的院部办公地点设在胡同56号(今20号院),曹禺、李伯钊、焦菊隐、欧阳山尊等,都曾在这个大院里办公。53号院的好园宾馆曾是全国妇联办公地,留下了帅孟奇、邓颖超、康克清等人的身影。
【文字说明摘自网络】
前一篇:倒影集锦
后一篇:北京胡同掠影之三--地安门外大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