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掠影之三十三【2018】---春夏秋冬拍白塔
标签:
旅游历史佛学文化杂谈 |

北海掠影之三十三【2018】---春夏秋冬拍白塔。
北海白塔,矗立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白塔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1679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古时是永定河南移后留下的水域,水中有小岛名“瑶屿”,金代挖湖堆山,扩大瑶屿,改称”琼华岛”,金大定六年【1166年】,在今北海的位置建太宁宫,后历经元、明、清的营建,逐渐形成如今的北海皇家御苑的格局,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文字说明摘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