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阅读】红楼梦人物小议(李嬷嬷)1

(2020-08-24 14:52:58)

 

特殊奶妈也不可特殊

李佳瑶 

你既吃了我的奶,就得记着我的情。

红楼梦中的奶妈不可胜记,最为突出的便是李嬷嬷宝玉的奶妈,而李嬷嬷虽地位特殊在贾府却并不讨喜。

不会说话,不知分寸,不懂察言观色是李嬷嬷的失败。第八回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在薛姨妈屋里饮酒,三人说说笑笑,心甜意洽。可她偏要阻止在兴奋点的宝玉,不仅不让宝玉喝,还用贾政吓唬宝玉,把众人的兴致一扫而光。薛姨妈尚在场,此时何须多言语惹人不快,宝玉喝醉自有薛姨妈等人照顾周全。

倚老卖老,仰仗“老本”是李嬷嬷作为奶妈最大的败笔。“大约这些奶妈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贾母所说大概便是李嬷嬷的生动写照。骂袭人,认为袭人的存在自己才不受重视,对贾宝玉的丫鬟们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看到酥酪质问为什么不给她送去,自以为有“老本”吃完酥酪还口出狂言。

特殊的地位就应做好特殊的事、照顾好特殊的人,奶妈不应特殊。 

养育恩情莫能忘

马佳豪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但是每个人最终都走向了各自的悲剧之路。其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的形象性格令人难忘。李嬷嬷就是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

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但她却没有得到宝玉应有的尊重。对于她来说,宝玉就像自己的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一个长期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母亲,她不愿意看到宝玉身边的姑娘们整天肆无忌惮,所以她才想用自己的方式端正宝玉屋里的坏风气,但反而让宝玉不痛快。但她确实对宝玉真心相待。

李嬷嬷作为一个奶妈,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宝玉养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宝玉心中的地位也随之淡化。虽然她倚老卖老,但李嬷嬷用着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作为一个奶妈的责任。这便是她作为红楼梦里一个平凡的小角色所独有的光芒。虽然李嬷嬷并不是宝玉的生母,即使许多地方做的不好,但也是在为宝玉着想。当今社会啃老靠老不认老的现象频发,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必须要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这份恩情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并且要努力付之以行动。

 

把握分寸,老成持重

智添颖

 

李嬷嬷作为贾宝玉的乳母,书中着墨不多,但她的倚老卖老,居功自傲却刻画的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李嬷嬷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宝玉的乳母,在贾府自然有非常尊荣的一段时光,从宝钗劝宝玉让她一步和凤姐儿拉她吃酒可见。而且乳母在贾家奴才中身份较为尊贵,李嬷嬷骄淫霸道也不难想象。所以她常常唠叨不停,排揎丫头,贪小便宜,真可谓人老背晦。

她阻止宝玉饮酒,可能是因为关心宝玉身体,但更多的是怕自己因宝玉在外吃酒遭到贾母训斥,自私自利充分暴露。她偷吃枫露茶,导致丫鬟茜雪被逐,可见她倚仗自己的身份为所欲为。她拄着拐杖谩骂袭人,泼妇形象引人唾弃。她之所以敢如此胡作非为,是因为“孝道傍身”,断定宝玉不会对自己太过分。当真是“乳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聩亦是常情”。

但在第五十七回中,曹雪芹对这个曾有功于贾府的老嬷嬷进行了再次描写,这次描写也体现了作者对老人的悲悯之心。宝玉人事不知时,袭人急急地差人去请已“告老解事”的李嬷嬷,可见袭人还是很倚重“年老多知”的李嬷嬷。而李嬷嬷对宝玉的关爱也是深厚的,她搂着宝玉放声大哭“我白操了一世心了”,又带领几个年老人用心看守,对待宝玉的真心可以看出。可惜她的愚顽昏聩,为老不尊惹得宝玉十分厌恶。

所以,李嬷嬷应把握好分寸,在该讲时大胆发言,显示自己的“年老多知”,该沉默时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她也应修身养性,做个老成持重的人。这样的李嬷嬷,相信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敬重。

我们要当把握好分寸,老成持重的李嬷嬷。

 

人心不可测,缺陷犹可补

杨程萌

 

人性是有很多缺陷的,人的心理更是令人深思。

李嬷嬷是宝玉的乳娘,自然两人会有一种亲情的联系,李嬷嬷为将宝玉养大也是费了一番心血,自然会有一种无法获得回报和赡养之感,从她私自吃宝玉的东西也可以看出,但她这种倚老卖老的行为更是受到宝玉的嫌弃。把一个孩子抚养长大是非常不易的,古人讲究孝道,面对一个将自己喂大的人,我们确实是应该回报她的,李嬷嬷也是仗着这一点肆无忌惮地吃宝玉的东西。但是就凭着自己有恩于他人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行动吗?显然是不可以的,毕竟宝玉也是对李嬷嬷有所报答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施恩者一直纠缠于报恩人,就算是江河也无法填补人的贪欲,因此施与他人恩情并不能让他人拿自己的全部来回报,亦不能如此毫无忌惮地影响别人的生活。

李嬷嬷看到袭人受到宝玉的关心也是有些嫉妒,李嬷嬷也是大骂袭人。她认为袭人是自己带出来的,无法就是她过得比自己好,便对袭人找茬。这种嫉妒心理在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无法接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其实只要我们的胸怀广一些,将这种心理是可以避免的,多一些祝福,少一些怨恨,放下你我之间的种种不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反思自己,仔细查找自己心理的缺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尽量遮蔽这我们人性的缺陷。

 

倚老卖老,引人深思

马雨欣

 

曹先生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细细品味,小人物也能看出大人生,李嬷嬷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李嬷嬷的故事似乎都和食物有关。李嬷嬷作为贾宝玉的奶娘自然是相当疼爱宝玉,宝玉又是贾母的心头肉,李嬷嬷的地位自然也会跟着高贵。宝玉吃酒,李嬷嬷劝着,她把自己的爱给了宝玉,爱宝玉超过自己的孩子,她并不薄情。

从枫露茶开始,这个人物的性格就发生极大的转变。她把宝玉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给了自己的孙子,又喝了宝玉的枫露茶,宝玉生气,茜雪却做了李嬷嬷的替罪羊落了个被赶走的下场。她全然不计后果,自私自利。

李嬷嬷趁宝玉不在,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地位高便口无遮拦,对宝玉的丫鬟恶语相向。她不听众人劝吃了留给袭人的酥酪,这也为后文李嬷嬷骂袭人做了铺垫。袭人生病没有迎接她,她又倚老卖老将所做的罪过引到袭人身上,自己却没有一点收敛和愧疚的意思。她霸道又背晦,却没人敢责备她,最后还是王熙凤请她吃野鸡才算了这件事。

“不是坏人变多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如今这些像李嬷嬷一张倚老卖老坑骗他人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损害他人利益只为自己,只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多一分善良,多一分美好。

  让羞耻之心永驻 

鲍晓宁

                                                   

在封建社会中,奶妈可以说是极为常见的。她们和蔼可亲且知进退,对待主子也会因为情分而更加尽心尽力,但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就是一个例外。

在第八回中,薛姨妈宴请宝玉等人,但李嬷嬷在大家兴致高昂时,多次阻止宝玉喝酒。这不但扫了大家的兴,更是惹了薛姨妈不快。主人尚未言语,一个下人怎会如此猖狂,甚至越俎代庖?这充分体现了她不知天高地厚、自作主张的性格特点。在宝玉喝酒时,她便寻了个理由脱身,在宝玉醉酒后依然不见人影,可见她对自己职责的懈怠,善于偷奸耍滑。

同样是在第八回,玉给晴雯带的豆腐皮儿的包子被李嬷嬷拿回家给自己孙子吃了,就连早起沏的枫露茶,也难以幸免于难。身为一个下人,竟敢胆大妄为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大吃一惊。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李嬷嬷缺乏教养、贪图小利的性格特点。

在第20回中,袭人因为生病对她有些怠慢,她就对袭人破口大骂,让袭人无地自容。宝玉看不过去,为袭人说了几句话就被她说是忘恩负义,最后无理取闹一通。这可谓是以下犯上了。真是嚣张跋扈,惹人厌恶。

身为极为受宠的宝玉的奶妈,她就算不能锦衣玉食,也会收到别人给她一份体面,但她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不已。那么她是怎么把这一手好牌打的一团糟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她没有羞耻心吧。正因为如此,她才一次次触碰别人的底线,最后一步步踏入深渊。由此可见,永驻羞耻之心的重要性了。 

                                                                      看不见的真心

             赵亿文            

         说起红楼梦三字,大家都不陌生。短短三字胜似一场繁华锦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率性、多情和善良;嗅到了敏感、真实与淡泊;感到了开朗、豪爽与心直口快;领略了两面三刀与尖酸刻薄。然,还有一位,要说刁钻,反而真心;要说她不知进退,我们却该敬重,他就是宝玉奶妈李嬷嬷。

        说起李嬷嬷,我们也许只记得她理所当然地吃了晴雯的豆腐皮包子,大手大脚地喝了宝玉的枫露茶,不听劝说地吃了袭人的酥酪,觉得她是一个十足的没有自知之明、不知进退的老顽妪。她依仗着宝玉奶妈的地位横行插管宝玉之事,这在已经长大了的宝玉看来,无疑是在抹杀黑化自己庄重大方、慈母奶妈的形象。同时在我们现代人眼里看,一个几十岁的老婆子和几个年轻人争风吃醋,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宝玉面前刷存在感,也是可悲可叹。

     可为什么刁钻却偏偏是真心?为什么她不知进退却还要敬重?

     李嬷嬷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老人,作为养大宝玉的奶妈,她的功劳自不用说。她辱骂袭人,只因觉得袭人越了奴婢的位,她吃其美食,只因把宝玉看作亲人。不管她对旁人如何,但对宝玉却视为己出,一心一意。当宝玉喝酒时,她总会站出,劝其少喝。在宝玉痰迷心窍,她搂其大哭,泣不成声,足见一位母亲形象。再者,她既然能做宝玉奶妈,必是经过了贾母、王夫人的层层考核,其德行不会一般。如此看来,李嬷嬷又怎不是真心,怎不该敬重呢!反而显得宝玉有些冷漠无情。

    时间最是无情,把每一个人都会变老,我们都要经历从青年到老年,虽然我们在变老,但我希望我们的亲情友情只会因时间的久远而更加美好。就像李嬷嬷,我想她只是想得到宝玉的关心,或者说是得到儿子的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