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备课有感

(2020-04-13 18:22:07)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备课有感

韩雪钗

这是我第一次对中学课本中的文章做一思考,以前只是照本宣科。

对社会的复杂、人性的丑陋,韩非观察可谓独到,思考可谓深邃。

子圉向商太宰引荐孔子,商太宰通过对比狠狠地将子圉伤害了一把,他把子圉比成了渺小的跳蚤和虱子。为了及时止损,子圉用同样的方法阻止商太宰向国君推荐孔子。在共同的危机和利益面前,两人联袂将孔子压制下来。韩非将人性中嫉贤妒能的丑陋三言两语暴露在读者面前,让人惊悚。

无疑,孔子的遭遇让人叹息。但是,作者韩非的结局才更为悲剧。

我们知道,韩非和李斯都师从荀子,两人是同学。李斯因担心韩非的存在影响自己的前途,便不念同门之情,不仅在秦王面前恶语诽谤韩非,竟然用药将之赐死。人性的歹毒、道德的败坏,将李斯变成了令人作呕的小人。

这也让我想起另外一组人——《三国演义》中的田丰和逢纪。

两人都是袁绍的谋士。

官渡之战前,田丰从狱中上书劝谏,不宜作战。此时逢纪趁机谮言,袁绍怒,差点杀了田丰。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此时袁绍稍有醒悟,直言羞见田丰。此时,逢纪又趁机谮言。袁绍大怒,派人于狱中杀田丰,田丰于是自刎。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逢纪的两次谮言左右着袁绍,导致官渡之战铩羽而归和田丰的顿足死亡。

田丰离世感言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田丰的痛是不识其主。只是不敢也不忍问一句:“田谋士,你是否知晓背后有人给你捅刀子?”个人觉得,田丰的悲剧,还在于他和逢纪做了同事!

韩非还有一则故事意味深长:

陈軫被魏王重视,惠子却要求他一定好好侍奉魏王身边的近臣。并用十人种树不胜一人拔之的故事,凸显了处事的艰难,因为破坏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这个故事,正面理解为团结的重要性。反面理解,细思极恐。

韩非,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田丰,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两个人才华横溢、睿智多谋,结局均为小人嫉妒陷害。让人唏嘘不已。

何谓“嫉妒”?罗素说:“嫉妒是一种恶习,它部分是道德层面的,部分是智力层面的,它从不看事物本身,只看事物之间的关系。”

何谓小人?小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脸上一盆火,心里一把刀。你成功,他嫉妒;你落魄,他窃喜。

韩非和田丰都闯入了小人的世界,走进了小人的圈子 。小人容不下他们的智慧,他们只能灭亡。并非他们不杰出,只缘他们非小人。时运不齐,徒留叹息。

很多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不要与小人排队,你是斗不过他的。老话也讲,宁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嘛。

以前,我认识浅薄,只喜真善美高大上,认为简简单单的生活真美好。可不知从何时起,我变复杂了一点,发现生活和书本中有许多我不愿意接受却时常上演的故事。最恼人的,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看,曹雪芹笔下的“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跛足道人走过来了,叨念出了 他的《好了歌》。

2020年4月13日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备课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