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有关汝窑文献记载;宋到清代

标签:
汝窑汝窑记载宋代汝窑蟹爪纹 |
分类: 汝窑 |
宋代惠洪《石门文字禅》
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
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
鹧鸪斑中吸春露,。
http://s7/mw690/006bze0qzy7nQGHZIAm86&690
宋代徐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
http://s3/mw690/006bze0qzy7nQFTXuM212&690
宋·欧阳修《归田集》:
汝窑花觚;
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希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宋代周密《 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安民靖难功臣太傅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清河郡王臣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 洗一 香炉一 香合一 香球一 盏四只 盂子二 出香一对 大奁一 小奁一。
http://s10/mw690/006bze0qzy7nQFYYPax99&690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
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http://s6/mw690/006bze0qzy7nQG3Jgbj05&690
南宋佚名《百宝总珍集卷九:青器》
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
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
汝窑土脉滋润,与高丽器物相类,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此物出北地。新窑,修内司自烧者。自后伪者皆是龙泉烧造者。
http://s12/mw690/006bze0qzy7nQG6Vv3J3b&690
南宋周煇《清波杂志》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杂》
汝窑:宋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而汝为冠。今河南汝州色如哥而深,微带黄。
http://s13/mw690/006bze0qzy7nQGbOWo41c&690
明代董其昌《骨董十三说》
世称柴、汝、官、哥、定五窑,此其著焉者。更有董窑、象窑、吉州窑、古定窑、古建窑、古龙泉、古磁器、古饶器、霍器、彭器,与外国大食、高丽二窑,皆有佳者,俱不及五窑。
明代冯可宾《岕茶笺》
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
http://s14/mw690/006bze0qzy7nQGi0Xfffd&690
明代王世懋《二委酋谭》
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
官、哥、汝窑,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明代徐树丕《识小录》
画当重宋,而迩来忽重元人;窑器当重哥、汝,而迩来 忽重宣德、成化,以至嘉靖亦价增十倍。
http://s8/mw690/006bze0qzy7nQGm1Qhxa7&690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
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明代高濂《 遵生八笺 ;燕闲清赏笺》
高子曰: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然柴则余未之见,且论制不一。……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细挣钉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嘴若笔帽,仅二寸,直塑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 加罩盖,腹大径尺,制亦奇矣。又见碟子大小数枚,圆浅瓮腹,磬口,釉足,底有细钉。 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http://s9/mw690/006bze0qzy7nQGqr6He98&690
清代梁同书《古铜瓷器考》
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瓷窑。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格古要论》云“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者真”又云“无纹者尤好”说似互异。此如端溪石子鸜鹆眼,眼本石病,得此可验水坑也,故曰“无纹者尤好”。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邓、耀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http://s6/mw690/006bze0qzy7nQGvEvWd85&690
清代朱琰《陶说》
《博物要览》:汝窑色卵白,汁水甚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
《清秘藏》:汝窑,较官窑质制尤滋润。
按汝本青器窑,《留青日札》云“色微带黄”,《博物要览》云“色卵白”,似立异论,然合之可得淡青色也。
http://s2/mw690/006bze0qzy7nQGzj8t301&690
清代蓝浦《 景德镇陶录》
汝窑:汝亦汴京所辖,宋以定州白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土细润如铜,体有厚薄,色近雨过天青。汁水莹厚若堆脂,有铜骨无纹、铜骨鱼子纹二种。《格古要论》云: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者尤佳。《辍耕录》云:河北唐、邓、耀州悉效之,而汝窑为魁。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当时珍尚。唐氏《肆考》云:汝器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为贵。屑玛瑙为油,如哥而深,微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然无纹者尤好。
……同一青瓷也,而柴窑、汝窑云“青”,其青则近浅蓝色。官窑、内窑、哥窑、东窑、湘窑等云“青”,其青则近碧色。越窑、岳窑云“青”则近缥色。古人说陶,但通称青色耳。
清代佚名《 南窑笔记》
汝窑:北宋出汝州,有深、淡月白二种,有纹片者,有无纹片者。紫泥骨子,釉水肥厚莹润,骨肉泛红色,间有橘皮、棕孔。今景德仿做,用里乐釉入青料少许,以不(dun)泥为骨,多鱼子纹者,略得遗意矣。不(dun)泥者,不(dun)子素泥也。
http://s2/mw690/006bze0qzy7nQGBuIxj61&690
清代寂园叟《 斗杯堂诗集》
汝窑托杯行
汝窑天下无,此杯有盏托。
玛瑙屑为釉,米色甚不恶。
异纹蚓走泥,禹钧故相若。
沙胎质颇厚,宋瓷之券约。
古人重朴拙,制皿不贵薄。
柴周去未远,元后无此作。
杯形如荷包,态度实婉绰。
高可二寸强,厚则半指弱。
托形分三层,隐将杯庋阁。
重台似翼张,四周琼宽博。
上唇既未奓,下又罩裙脚。
老夫一遇之,焉能守悭橐。
万愁结队来,取杯独斟酌。
凉月窥西窗,微飚动乌鸦。
生世能几何,胡为惨不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