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杜诗篇:如诗般的故事

(2017-08-06 15:54:59)
标签:

诗词赏析

杜甫

舞娘

李白

谢灵运

分类: 你的故事藏在诗里
http://s1/large/006bnLKUzy7debyisgb8b

文/张瀛心

    我不想把诗推到深远朦胧的意境里,我喜欢它的凄美的故事,更甚于它的美好的意境。王国维大师讲“境界”,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之境,一首有境界的诗都令人陶醉。这境界能让人充满幻想,朦胧而美好;这境界能描绘出一幅图画,清晰而迷醉;这境界有时又能演绎出一折戏剧,通俗而热闹;这境界若是编撰成了一篇小说,真切而生动。我把诗从遥远的境界里拉回来,解开她迷醉朦胧的华裳,里面是被蕴藏起来的一个个生动美丽的故事。才发现诗中本有许多故事,不管是诗人还是诗中人的故事,一首有故事的诗总让人难忘。

    李杜的诗,读起来确乎要看清那诗中人的面目动作来。总觉得诗间所描绘出来的画面和故事,要比一篇小说直接讲出来的故事更生动美妙,因为诗总是给人留下无遐的想象空间。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如屈原的《远游》,即便是这样没有多少迭宕起伏故事性的景幻诗,总是在掩卷反思的时候,蓦然跳进脑海中一幕又一幕的诗中场景来,甚至还有由那场景引申出来的人物对话,完全就是一篇小说、一出折子戏。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①一诗简单来说一下吧。
  

http://s1/large/006bnLKUzy7debyGYPVf3

    李白的这首诗是一首记梦诗,一首游仙诗。是诗仙梦中的仙境。诗中所描绘的雄伟壮阔的天姥山景象自是天外仙境神奇幻妙。
    李白在这首诗中两次提到谢灵运,这唐朝的李白若与南北朝时的谢灵运相遇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从“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句,可看出李白对谢公有怀念之情。既是梦游诗,在梦中与谢灵运相遇也合情理。
    却说这一夜李白飞到了剡溪,却看到此间是当年谢公的宿处,蓦然想起自己与谢公同命相连,不禁叹起气来,正在这时,但见一人从山洞中走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于是两人抱拳作揖,互道名号后,便促膝长谈。他们谈了山水诗、隐居及佛道之事。谢灵运将自己近期的山水诗与佛教作品与他品赏。李白看了山水诗派鼻祖的新作自然受益匪浅。还有那些佛教的作品与谢灵运早期作品《维摩诘经》中十譬八首,《和从弟惠连无量寿颂》等不可同日而语了。

    李白大赞后,也将自己近期新作与他共赏,两人尽情畅谈品评,互相受益。谈到尽兴处谢公又拿出酒来助兴,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时他们又谈起不同时代的朝廷却同样的腐败来,李白忍不住义愤填膺拍案而起道:“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飒爽,谢灵运的清逸,他们的情谊相投,甚至超过李杜(杜甫)、李孟(孟浩然)的友谊,自然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意也不及细表。单说两人直话了一夜,至第二日海上日出,才恋恋不舍地辞别。

    李白道:“古来万事如流水,不知别君去后何时还?”

    谢公也感慨万千,于是想赠物予李白以表纪念,但四下里找不到东西可赠,便道:“褫簪带于穷城,返巾褐于空谷。(谢灵运《归途赋》)不如做一双木屐予你登山之用。”

    于是李白便穿上谢公做的木屐,登上峰峦,攀上云梯,甚是灵便。他遍游了天险仙界,又遇到了好多神仙“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既然遇到了神仙岂能白白错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在梦中遇到了神仙,是问升官还是发财之术呢?想来以李白的为人,他肯定要求教仙人成仙之道。云君与他讲了道术很可能一时兴起,又传授了他的剑术,使他仅次于裴旻而成为侠客中第二剑法高手……

    所以这个梦中却是蕴藏着很多很多的故事,若演成一段折子戏,倒是能将这奇异的梦做得通俗而热闹,却也不变其诗之意。这首诗诗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缥缈的描绘中寄寓着生活现实。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般激越的呼声。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将浪漫诗发展到顶端的人,所以他们的梦境竟也相似,屈原的《远游》也是一篇游仙诗,虽多用《离骚》之成句,然意境与想像却也相当丰富,因此故事情节就更多了,此不再繁述。

http://s1/large/006bnLKUzy7debyTKQA7c

    下面是从杜甫的诗集中随意选出来的一首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意境比较引人入胜并有着起伏的故事情节。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此前一年,也就是大历元年,杜甫到达了夔州(四川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都参入到了劳动中。结束了他寄人篱下,贫困流离的生活。

    这一时期他的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创作也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但我之所以选择这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因为他一句“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他说他不知去哪里,犹如荒山里迈步,越走越觉凄伤。这本是他贫困飘泊的一生真切而无助的内心呐喊,却在压抑后变成了这般平静地诉说。一如他距此诗两年后写下的另一首诗《清明二首》中:“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一样的凄惨无奈,天涯沦落。那样老病迟暮的他,无家可归,每日为自己的生计而困窘,前途渺茫,生死无依。如此寂寥凄楚与悲愁怎让人不为他伤感动容。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史诗巨匠,忧国忧民的诗人,我宁愿解读他一首不那么悲怆的诗。也许只为纪念他漂泊贫困的一生中那段短暂的安宁。
   且将下面这出诗中折子戏命名为《诗圣与舞娘》吧。

http://s1/large/006bnLKUzy7debzvhYSda

  时间: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
  地点:夔府别驾元持的府中。
  人物:杜甫、李十二娘、元持、众清客。

  众人在会堂里饮酒,元持从座而起,举杯道:来!诸位能光临鄙府真是元某的荣幸,今当尽情地畅怀,不必拘束!来,请了!

  (众人便举杯共饮,元持拂袖干了那杯酒后,向后一招手,声乐骤起,舞旦挥剑而出。)

  舞旦:[仙吕][点降唇]侬本是临颖舞妓,自幼学浑脱剑器,擅舞艺。多少年艰苦勤习,方练就一身绝世技。

  幕后:[仙吕][点降唇]好一个美十二娘,舞的这剑器豪爽,如龙翔。又似那雷震海荡,真个是剑舞惊会场。

  元持:[醉春风]这剑舞几绝行,皇宫里才见影。别驾我为诸清客开眼赏兴,端端地一遭宫中请、请,今见神英,果不负名,一舞世惊!

  众清客:好!好!好!

  客中有一老者(杜甫):[殿前欢]一曲罢惊世舞,真让人激情豪放意难逐。若不是亲眼观这剑气如天飓,直料定人间再无。好一似玄宗时宫中女,那时候吾年幼,郾城里有个舞明珠,无人能比她剑器之术,后来却息舞销声匿履。
  [寄生草]曾记得,那女子,倾城美色超群艺,玉貌锦衣飘飒姿,公孙大娘名赫起。
  玄宗侍女八千个,只她妙舞数第一。
  [寄生草]却如今,了无音,宜春梨园已无人,先帝墓前树成荫,朝政昏暗谁为卿?五十岁月掌中逝,空留老翁叹往尘。

  (杜甫离席走出了会堂)
   杜甫:[醉春风]十二娘已退场,清客们自饮畅。我离席寻她一话在那长廊。舞剑女未到我且赏、赏,亭台阁窗,流水草荒,潇风清凉。
    竟然这般寒日凄伤,再无可赏。

  (舞旦李十二娘换了素装,缓缓走来)
   李十二娘:小女子李十二娘,这厢有礼了。

  杜甫:免礼,免礼。老夫今日观得姑娘剑舞真是三生有幸,但不知姑娘师从何人,得来这般了得的绝技?

  李十二娘: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杜甫:可是了,老夫刚刚还在回忆公孙大娘貌艺出众,当年也曾观过她《剑器》、《浑脱》那般飘逸明朗之舞,姑娘今日跳的可也是与她一脉相承的剑舞?

  李十二娘:正是。小女子学此剑艺三十载,方领略其中道法一二,不敢与师父并提。

  杜甫:姑娘过谦了。老夫曾听说,当时吴州人张旭正是因为观赏了你师父的《西河剑器》舞,从此草书大有长进,人、书皆豪放激扬,放荡不羁,其书真可谓一绝啊,可知公孙大娘舞技之不凡了。只是后来公孙大娘便不知去向了,五十多年间再无观过这等绝世之技,直到今日老夫才有幸一睹。姑娘真可谓不没师传,剑法超群!

  李十二娘:承蒙老先生誉奖,小女子实不敢当。当年师父是皇宫内宜春、梨园二坊的头魁,色技无人能比,被玄宗帝誉为第一舞剑娘。只是后来,安史叛乱,皇宫再不能留,师父逃出皇宫后,便从此隐姓埋名再没有表演过舞艺了。我幼年时父母在战乱中双亡,有幸被师父收养,故练就了这一身的舞艺。如今又重复着师父当年走过的路,做了这宫中的舞剑娘。

  杜甫:唉!当年朝政昏暗,安史作乱,到处是战火烽烟。据说后来宜春、梨园的侍女死的死,逃的逃已经楼去人空了,今日两坊能得姑娘,也是有幸。只叹如今这盛世已去,人事蹉跎啊!那日去金栗山,看见先帝的墓前树木已经成荫,真让人不胜凄凉悲涕。真个是:
  [鹧鸪天]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每思及,心如泣,人老空愁多烦忆。飘飘孤身何所似,天地一鸥了无志。

  李十二娘:[圣药王]先生莫悲愁,莫烦忧,一片苦心叹春秋,人生本难走,又难留,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苦中作乐游!

  杜甫:好个“苦中作乐游!”老夫已很久不识乐滋味了,今日倒于苦中得了些乐来,这次第,忽得灵感作诗一首与姑娘吟来。

  李十二娘:且慢,我让丫鬟取琴来,与先生配乐如何?

  杜甫:好!好!如此甚好!

  (丫鬟将琴取来,放在了亭台的石桌上李十二娘轻抚瑶琴。)

  杜甫:此诗聊为《剑器行》(便和琴而吟)——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栗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幕后唱:[小梁州][收尾]似这般舞剑吟诗苦中乐,难消愁额。胸怀苍生悲山河,怎消得?凭添戏一折!

 
 

注释: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西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