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取原则例谈

(2020-07-17 11:22:03)
分类: 阅读沙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取原则例谈

-----以第一学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安康职院附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一理念指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中介,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各有不同,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有的放矢,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取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我以第一学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浅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选取教学方法要与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相符。

第一学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合理的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结合,充分地和文本、老师展开对话,从而更好地落实语用,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例如学完《寒号鸟》一课,我们这样创设故事情境 “寒号鸟煎熬的度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假如很幸运没有被冻死,第二年秋天寒号鸟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想象,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又如教学《妈妈睡了》这一课,本文有个朗读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带着爱意,读出轻柔的语气,让孩子走近文中的妈妈,联想自己的妈妈,在激发情感的基础上,配乐指导学生读出对妈妈的爱,这样在音乐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复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情境中表演《动物王国开大会》,在情境中想象补白《树和喜鹊》……因此根据儿童的这个特点,在第一学段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创设法”,让听、说、读、写相得益彰,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选取教学方法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

课程标准针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我们根据文本,可以运用“图文对照法”。如首次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小蜗牛》,我们可以分步落实,感受学法。第一步,图文对应,逐一出示,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学生初步感受连环画式的课文特点“图文一一对应”。第二步,看看图,读读课文,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即落实课后习题一“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第三步,看图猜读生字。即落实课后习题二“在图画的帮助下,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是什么字吗?”引导学生看图并结合生活经验猜读生字。这样就为后面学习《雪孩子》这篇课文打下基础,也为一年级下册的要求提升,落实方法的运用与提炼作好了铺垫。

三、选取教学方法要应该关注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部编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上努力切入当代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时代的需求。 教材中的课文编排独具匠心, 更是聚焦了“语用”,体现层级序列,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非常明确。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

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单元,在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把“读好课文”作为学习的重点,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如《秋天》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读音,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 一’字的不同读音。”进入后面的课文学习,朗读要求逐步提高,从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到“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 再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清晰,循序渐进。如《我多想去看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端午粽》和《彩虹》两课都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长句子”。《要下雨了》、《动物王国开大会》、《棉花姑娘》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文本要求,我们可选择“朗读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习得方法。

在指导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提取信息,促进理解。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要求学生说一说 “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 ”,《乌鸦喝水》也要求学生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 ”,教学中可以运用“圈点勾画法”,从圈词到画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

四、选取教学方法要因教学内容而定。

教学内容也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取。第一学段有记叙文、寓言故事、古诗、儿歌等不同体裁的课文,选取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这两首古诗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教学中可以运用“朗读法”训练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接着运用“引导法”“想象法”,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运用“背诵法”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教学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除了运用“朗读法”,还可以让学生“讲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开始培养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我们以教材内容为突破口,找准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如教学《葡萄沟》,品读完“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可以运用“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写一写公园里的花开放的情景和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

五、选取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一节课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三维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应目标层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比尾巴》第二课时为例,我们设定三个教学目标:

1.会写 “巴、把”2个生字,认识提手旁,正确区分“竖钩”和“竖提”2个笔画。

2.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读好问句的语气,并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激发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表达的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分别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时,或讲解,或练习,或启发,或点拨,或合作,或探究,或表演。但切忌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百花齐放的教学方法。

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取除了遵循以上原则,我认为教师还要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朗读功底好的教师,课堂可用“示范朗读法”,善绘画的教师,课堂可适当运用“绘画直观法”,唱歌功底好的老师教学古诗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吟唱。

总之,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运用,并不是在一节课中很多的方法面面俱到,选择的教学方法就要去真正实现这个方法运用背后的价值。

(此文在安康市第十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大赛会议上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