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中悟简介
(2022-10-07 17:50:39)分类: 课题研究 |
误中悟核心观点:
善待‘学习犯错’,化‘错误’为资源;
培养‘自觉纠错’,优化思维品质;
构建‘6W’课堂,推进课堂育人方式变革
误中悟成果有以下价值和意义:
一、转变对待“学习犯错”的态度,树立辩证的“错误观”;
二、培养学生“自觉纠错”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三、提高教师诱发疑雾、引发试误、启发顿悟的教学水平;
四、促进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
成果形成大致划分四个阶段:
1.前期研究基础,2010-2013年,“自觉纠错”模式形成;
2.误中悟思想确立,2013-2015年,“自觉纠错”模式完善与“误中悟”思想孕育;
3.成果形成与实践,2015-2018年,“误中悟”教育方式成果形成与初步实践;
4.成果推广与应用,2018-2022年,“误中悟”教育方式成果进一步实践检验、推广.
成果创新点
3.1 着力“学习犯错”教育价值的重塑,树立辩证的“错误观”
“误中悟”方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看待与评估“学习犯错”的价值问题。在“误中悟”教学模式中,将其看成是极具价值的教学资源,进而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这些“错误”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学习中的难点,为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强化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主张善待错误,包容错误,珍视错误,鼓励“犯”错误,并化错误为资源,从错误中学习,在学习中悟道,保护好奇心,发展想象力,唤醒创新意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资源价更高。
3.2 预设“6W”活动主线,聚焦疑雾、试误,体验顿悟生成
本成果践行“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汲取桑代克“试误说”和苛勒“顿悟说”中科学合理的成分,让学生在思维的堵点处迷茫与徘徊,经历不断疑误、联系、比较、试误、调整、顿悟等过程,使之卷入疑雾、全身心试误、体验顿悟生成。疑雾是试误的动机和动力,有了疑雾的心理冲突才有试误的行为冲动;试误是顿悟的前提,顿悟是试误的最终结果,有了试误的艰辛慎思、孕育蒂熟,才有顿悟的豁然明辨、自然瓜落。
前一篇:盛唐枞阳歌
后一篇:邹景斌班主任管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