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名师工作室成员懈怠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2021-03-23 09:14:19)
标签:

转载

分类: 两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成员懈怠现象及其应对策略[转载]名师工作室成员懈怠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化的推行,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热潮。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一些名师工作室常规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多数会出现“虎头蛇尾”的“高原反应”现象,究其原因,成员的懈怠是问题的主要症结。下面结合笔者组建运行名师工作室的经验谈谈名师工作室成员出现的懈怠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1.活动开展时请假增多

第一次活动后,每次开展活动都有成员请假,随着工作室建设时间的推移,参加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以至于到最后主持人也再懒得组织了,最终沦为为完成任务而“活动”,陷入形式主义的旋涡,与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价值追求背道而驰。


2.对活动任务敷衍了事

成员对工作室安排的相关学习任务常常难以完成,如听课记录、学习笔记等敷衍了事,安排送教课和观摩课也是能推则推,工作室成立时制定的“成长发展计划”任务更是不能兑现,如:每年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一篇或在市级以上论文获奖、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等均变成“空头支票”。


3.参加活动时情绪消极

每次开展活动缺乏热情,即使能够参加工作室活动也是情绪消极、心不在焉,交流研讨要么不回答,要么没有针对性,顾左右而言他。参与活动常常迟到早退,已经安排的任务也是无限拖延,最终要么转求他人,要么干脆不了了之。                                                                                  1.自我成长定位不高

 

很多工作室成员虽在报名时抱有一腔热情,但实际上对自身发展取向不明、要求不高,只带着评职称等短浅的目标而来,没有“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名师之愿望。现在中小学因为岗位职数限制,很多教学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不能及时晋升职称,而有资格晋升的老师只要满足基本条件就可以了,有些教师认为奖状多了无用、职称晋升无望,进而对个人发展丧失追求;有少数教师甚至认为目前是市场经济时代,教师的待遇低,有时间研究教育教学,不如课外花些时间给学生补课。


2.工作学习矛盾较大

工作室成员在校都是骨干教师,较一般教师承担了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而部分教师常担心过多的外出活动对自己的学科教学影响大,会受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埋怨,逐渐淡化了参与活动的热情;还有些学校领导对成员关心不够,不仅不能鼓励支持成员参加活动,更有甚者找各种借口在经费支持、时间安排上设置障碍。


3.主持人凝聚力不强

有些主持人学术修养有限,不能站在高处引领所有成员。主持人一般都有“特级教师”等称号,在申请进入名师工作室时,多数成员是奔着主持人的影响力而来。大家是抱有厚望进入工作室的,也是激情满满想要有所提升,但是进入工作室一段时间来或者更长时间,没有感受到自己有多大进步,尤其是每一次活动都是墨守成规,听听课、评评课、交流研讨,所谓的专家报告也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渐渐地便觉得去不去没什么关系。                                                                   1.引导成员追求卓越

名师工作室组建完成后,定位标准要高,强化“名师”意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升境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育人为己任。通过主持人的言行以及专家的引领,让成员有成就名师的向往,对工作室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致力成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梦。教师的自我突破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有不变的信念、不懈的动力和坚韧的毅力。主持人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一定要志存高远,树立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用自己的精神影响工作室成员,奠定工作室的价值取向基础。领衔名师不仅是学术上的领衔,还是精神上的领衔,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工作室成员,逐渐形成一个具有远大目标、务实求真的团队。


2.精准规划成员成长

工作室组建后,主持人要对每个成员把脉诊断,分析他们的特长与短板,依据个性化特点,量身定制适合个性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由成员制定出符合个人实际的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学期(学年)规划,让成员经常能够品尝到进步和成功的滋味,提升效能感与幸福感,真正为成员的发展提供驱动力、起到引航作用。以笔者主持的名师工作室为例,通过成员遴选的工作对各位成员的个性特点、教学特色、学习模式和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的摸排,在制定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了成员们的“共性”需求,作为工作室发展的共同目标。同时通过建立成员的个人档案,使成员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制定出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使每一位成员都有重点发展的方向、不懈追求的目标。


3.精心搭建研修空间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如果主持人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成员会把这个共同体当成一种精神的依托和情感的归宿,快乐共同分享,挫折共同担当,将此平台当作分享心得的平台和提升自我的舞台。


(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活动开展不能流于形式,应“求真务实”,走特色化、优质化、创新化之路,每次活动都能让人耳目一新、让成员感受到自己专业水平、育人水平得到提升。活动应通过有效的教研创新、名师助推、同伴互助深度学习、最大化地宣传“送教”影响,来激发参与热情形成动力源。在活动开展中,要十分重视教育理念的提升,将专家“请进来”,带成员“走出去”,多种多样的讲座和研修活动使得成员们汲取了大量的养分,在活动中快速成长。


(2)引导成员找到成长点

名师工作室每个成员都有亮点,有的课堂教学能力强、有的科技创新水平高、有的教科研劲头足。主持人要善于发现成员的闪光点,发挥成员的优势,让大家有更多的展示和学习机会。名师工作室就提供了更广阔的教研平台,要让活动成为个性鲜明的“高产试验田”,而非千人一面的“模具厂”。同时要固化成果,通过交流,适时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进步,驱动成员深度研学。


(3)努力拓展交流的平台

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所辖行政区划,范围广,工作开展常态化,但受到空间和实践的限制难以频繁化。因此有些工作室所规定的“活动开展至少每月一次”,显然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而现代网络媒介给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推动力。紧跟“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创新研修平台,除课堂教学展示外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成员间的交流空间。现在常用的QQ 群、微信群可随时随地传递信息、交流互动。还可以开辟博客、聊天室等便于专题交流研讨。


4. “首席”垂范展现魅力

主持人是名师工作室的领头雁,应该是教育实践的成功者。而有的主持人已经离开教学一线,主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对工作室成员,只“导”不“引”,这样的主持人虽然有工作激情、爱岗敬业,但在工作中不能绽放教学情怀,无法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实际上,名师成长永远在路上,再杰出的主持人,都应该不断学习,尽可能在教学一线展现自己的风采。凡是要求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如:学习笔记、展示课等更应积极主动完成。当然主持人不仅要做成员理论学习的榜样、行动的偶像,更要做一名“导师”,能凝心聚力,在区域内起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服务挂牌学校,成就全体成员。


5.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名师工作室是非行政的群体组织,但受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教研部门)管理和推动。名师工作室落在挂牌学校,成员来自各地,没有严格的机制保障,工作质量就无法保证。


(1)构建顶层设计

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名师工作室制定出管理方案,尤其是对成员的研修要求应该下发到成员所在学校,以制度的形式保证成员研学时间和经费支出。对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应有具体规定,保证工作室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2)完善激励机制

主持人一个人的“本领”是有限的,主持人带领的一班人,不是“带徒式”的传授教学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主持人要唤醒成员的发展欲望,有致力成就名师的梦想。尽可能让成员有历练展示的机会,每一次活动,对参与的成员不仅要有鼓励性评价,还要有活动简报进行网上宣传。推荐成员参加各类比赛,动用团队力量,彰显集体智慧,助力成员取得成功。


(3)强化考核制度

每个工作室都建立了相关制度,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名师工作室考核制度,但是对结果应用却“疲软”。因此要建立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名师工作室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制度角度维持成员应有的激情和动力。比如:规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必须曾经是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不合格成员应给予退出等处理;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轮研修结束,考核合格,发给“结业证书”,该证书是名师继续教育证书,是今后评选更高层次骨干教师等的必要依据等。


名师工作室是培养名师的“摇篮”,这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学校和全体成员的积极合作,在多方共同努力、齐心灌溉之下才能让工作室永葆生机和活力,激发每个成员激情和动力,让名师工作室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文章选自《教学与管理》

免责申明:本栏目长期转载刊登优秀的工作室研究相关论文,所刊文章不代表本栏目观点,仅供读者参考阅读。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本栏目无法与个别相关作者取得联系,请相关作者看到文章后与我们联系,即奉稿酬,以便妥善处理版权。联系邮箱:PRESSCIP@SINA.COM(字母均为小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