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册》心得

(2016-10-08 10:07:16)
分类: 教育科研

成 长 的 足 迹

——《成长记录册》使用心得

老峰镇第一小学  张婉茹

《成长记录册》,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记录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册子,指有目的地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学或家长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20159月,安庆市开发区在全区内推广《成长记录册》的应用,我校也将此项工作落实,记载工作由各班班主任进行牵头管理,课任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检查。不知不觉,《成长记录册》已在我校推广使用了一学期,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也由一开始对其抵触到现在逐渐发现了它的妙用。现将我在使用《成长记录册》过程中的心得总结如下:

在我看来,要想使《成长记录册》发挥其价值,班主任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成长记录册》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评价机制,不同于以往,它更加注重评价的激励性、过程性、多元化及评价渠道的多样化。

例如:在评价渠道多样化方面,《成长记录册》中非常注重家长的评价。在使用初期,我们就召开家长会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成长记录册》,为什么要建立《成长记录册》,怎样使用《成长记录册》。通过这次交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工作得到了多数家长的肯定与支持。之后,每个月我会把《成长记录册》中“学校的表现”记录完毕后,交给学生带回家中,让家长看完后,结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与老师沟通,与孩子沟通。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学生即体验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时改正了缺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每一次的沟通,都是老师、家长和孩子一次心灵上的交融。实践证明,大多数家长都积极支持并参与《成长记录册》资料的收集与记录。这也为家长热情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成长记录册》的评价多元化还体现在它采取教师指导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注重学生素质发展过程前后的比较。《成长记录册》中“我的阅读收获”“我的开心事”、“我想说说”、“同伴的话”、“我的假期计划”等大量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参与记录。其内容既涉及学习又涉及生活,是全面的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因此,既要内容丰富、充实,又不能杂乱无序。这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做法是:一是定期展示、交流《成长记录册》,每月让学生整理一次《成长记录册》,并在班里进行展示评比,看谁的记录的最用心。通过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等环节,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收集资料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成长记录册》的机会,还要和他们一起回顾成长的历程。二是合理取舍记录内容。由于我们班的学生是二年级,在记录时,经常会像是在记流水账,没有重点,时间久远了,就会变成一堆无用的记忆,即使有珍珠也会被埋没在其中。因此,在建设记录册时,要有选择地保留,保存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作品或一段记忆,有一些自己觉得不再有意义的部分就可以删去。在实践中,我常提醒学生留心生活,帮助他找到一段时间内最令他难忘的事记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也懂得了欣赏自己悦纳自己。学生在学习使用《成长记录册》的过程中,不仅记录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还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

当然,在《成长记录册》的使用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由于我校是一所乡镇学校,某些家长在时间和文化水平上有所限制, 同时,由于项目过多和思想认识不够,导致有个别应付现象出现,在记录时流于形式,配合不力,未能起到家庭评价的作用。

总之,《成长记录册》一方面真实反映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帮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使我们老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成长记录册》,记录的是老师和家长爱的脚印,是学生成长的足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