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游桂湘渝川黔之寻访隆昌唯一的明代牌坊:镇山坊

(2017-08-20 19:50:57)
标签:

隆昌县三合村

隆昌石燕桥镇

泸县三界村

龙桥牌坊

分类: 游记类
   离开安富镇,沿乡道往南行,不到十公里,便到了四川泸县方洞镇的三界村(川渝两地三个县的交界处)

   来这里是为了看一座龙桥,龙灯桥淹没在河上茂密的竹林里;先过一座近代桥,从对岸绕过去

   这座近代桥附近环境十分清幽

     龙灯桥就在附件的竹林里;

     为何称这座桥为龙灯桥?传说清初,当地的一户人家嫁女请罗氏家族的雨坛彩龙去助兴,当时抬花轿的走在前面,雨坛龙灯在后面,一路激越壮观,恢弘大气的表演使得围观的人心驰神迷,荡气回肠!这时,花轿已到黑龙溪桥头,适逢洪水季节,溪水漫桥而过,离桥面深达两尺。怕误了吉时,女方送亲的人一同合计,决定由一人在前面用竹竿探路,随后,轿夫在其指点下涉水过桥。那位小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轿行至桥中,小姐探头窥视,慌乱中落入溪中。此时雨坛彩龙正随行在后,耍龙头的小伙子急中生智,用龙头拦了过去,小姐抓住龙头,被众人救了上岸。当地人称这是神龙显灵。事后,乡民出资请人按照雨坛龙灯的造型,雕刻了两条腾飞的石龙立在桥墩上,期望神龙带给他们吉祥和幸运。后来,人们就称这座桥为龙灯桥。
  龙灯桥建于清代,它造型神奇,体态雄健,动感强烈,气势恢弘,是泸县清代龙桥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龙的雕刻不拘繁琐细节,精细而显得单纯、利落、大气;刀法沉稳老辣,线条流利舒展;龙的神、气、灵被强调突出至极致。桥上两龙,昂首扬眉、朱须激发、腾跃欲出、似有穿云挟雾,雷霆万钧之势,仿佛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威摄和震撼。

  探完龙灯桥,沿乡道向北转入S108向隆昌方向走;

   好快便到了隆昌李市镇的三合村;

   在省道右侧的小河上,有一座龙桥,桥梁整体保存良好,还有桥碑

  据载,杨柳桥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桥长19.1米,宽2.5米;桥面由21块青石镶嵌而成;


http://s5/mw690/006b2FjUzy7dAPMfwm884&690

http://s6/mw690/006b2FjUzy7dAPO6IKx05&690

   杨柳桥为石梁桥,桥墩用整石雕切而成,靠对岸边3座桥墩首部(上游一端),分别雕刻着吉祥瑞兽狮、龙、象的形象;形成了一组瑞兽平桥的别致造型,艺术形象完美,雕刻工艺精湛,瑞兽纹理清晰、圆润饱满、栩栩如生。


   如今,当年繁忙的成渝古道上的这座桥梁,留给后世作为艺术品观赏!

    从三合村继续沿省道往隆昌方向走,在石燕桥附近左转入一条乡道;沿乡道往山川方向不到一公里就因修路不能前行,只好弃车步行上山;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行约半小时的山路,真不好受!

    见到牌坊的那一刻,顿觉一切艰辛都是值得!
     
    眼前野草漫道,山谷幽静,夕阳西下的牌坊被野草包围,看着有种发自内心的震撼!

    据载:镇山坊建于明朝弘治九年,距今有五百余年历史,建于山腰观音庙前,作为山门,以示威严;牌坊上没有文字,为斗拱式,刻有花卉,是比较简单的明式形制,如今保存完好

    原来有古道上山的,由于牌坊后面的观音庙已不存,上山的古道就荒废了,现在留下这一小段


   下山并不是原路下山,途中有野果,废弃的陶器
   晚上,继续隆昌饮羊杂汤,补充体力


    最后,多谢叶先生紧凑的行程安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