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化二天游之宋朝末代丞相陆秀夫的后人建造的村庄

(2017-02-12 09:49:37)
标签:

广州从化市太平镇

宋代古村

广裕祠

分类: 古村
  从木棉村出来,继续东行,好快便接上G105;沿国道南行到太平镇左转进入省道,几公里就能找到钱岗古村;

     钱岗村落位于广州从化市太平镇,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钱岗陆氏是“宋末三杰”名臣陆秀夫之后裔。钱岗村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古村落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参观古村由东门的灵秀牌坊开始;
http://s10/mw690/006b2FjUzy78IFXCzoZf9&690
    牌坊四柱三门,主体由青砖砌成。顶层四角翘起燕尾,顶部铺瓦,宝珠顶,墙头灰塑三重红底白色莲花托
  古村有四个门楼分别是东门“启延门”、南门“震明门”、西门“镇华门”、北门“迎龙门”
  穿过东门楼,见一座会堂和更楼(每个门楼附近又有一座更楼)
  穿过更楼,沿石道前行,会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古老民舍; 古村周围环境幽美,东、南、西三面有池塘,池塘附近中多种果树,其中的荔枝有以糯米糍为上品 ;
     钱岗古村占地面积较大,共有九百多间房屋,现有4000多人,村民大部分姓陆,少数姓沈;古村由于始建于宋代,别具韵味,又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布局较为随意,四面朝向;古巷以鹅暖石铺砌,现存的房屋绝大多数为明代所建。古村现已少人居住,巷子又多又深,迂回曲折,并且错落复杂,但并不凌乱也不拼凑,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一应俱全,相反是错落有致的旧民居中夹杂着一两座祠堂,零星的石井,给人一种追溯感。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好快,便来到古村最有价值的广 裕 祠;
    广裕祠,全名陆氏广裕宗祠,是宋朝末代丞相陆秀夫的后人建造的。广裕祠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兼具南北方的建筑风格,在一般的岭南建筑中十分罕见。2001年,广裕祠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广裕祠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杰出项目奖的第一名。因其有七处历史文字的印记,这就是它的最珍贵之处。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被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称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
     广 裕 祠前面的照壁也是十分独特,岭南祠堂一般没有这种形制
      广裕祠一共有三路三进,为砖木石结构的悬山顶建筑,屋面布绿筒枝瓦,灰塑屋脊,素胎勾头,滴水。总宽13.8米,总进深44.2米;建筑面积共81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92平方米。坐北朝南,主座3进厅堂的中间均为木构架。前厅阔三间,进深也是三间。中间采用抬梁式构架,两端用君山墙砖墙承重。这种建筑风格不同于珠三角地区常见的祠堂样式。中堂与前厅结构一样,也是采用抬梁式的结构。前厅与中堂之间由两侧的厢廊相连。前厅和中堂内各有八根柱子,花岗石基底。整个祠堂的重点是后堂。后堂也是阔三间,进深三间,采用抬梁式结构形式。后堂中间建有神座,供奉陆秀夫以及第一代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陆从兴和陆广裕的牌位
     广裕祠是南宋宰相陆秀夫家族的宗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中南北风格相结合的一个实例
     参观完广裕祠,沿村道西行;村中的卵石路四通八达,可却很难找到引领方向的主干道,走到哪,都岔道重重,而且每每会遭遇断头路。“有多少房舍,就有多少条路”的传闻,便是是钱岗的写照。
  
    要不是近年村民们在各个关键点处标示出“参观路线”,参观者多会在断头路上茫然无措
   按指引找到西更楼;据报道:西更楼封檐口有一幅清代的木雕刻画《珠江江城图》,清晰的刻画了清代珠江岸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清代中前期广州都市和珠江河上的繁荣景象,有“广州清明上河图”的美称
    可惜!眼前所见的“广州清明上河图”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品,真品已被省博收藏
     西更楼附近就是西门,我们在此走出复杂的古村
     古村外围的两处建筑
   古门进村,现代门出村;结束从化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