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佛山市南海区传统古村落百西村头村

(2016-07-27 10:53:48)
标签:

石板路

佛山南海

大宗祠

分类: 古村
   据载:村头村古代称为百滘堡黎村凤溪乡,因为位于古黎村北面的村头位置,所以慢慢习惯被称为村头村。古黎村相当于今天的百西乡,黎村得名的故事可追溯到七百多年前南宋灭亡前夕,当时蒙古大军正大举南下,中原某黎氏大家族中,一位与丈夫失去了联系的老夫人,带着自己的八个儿子,历经艰辛,经过南雄珠玑巷一直来到西樵山下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建房定居,从此生根开枝散叶。数十年后,即元朝的中期,潘氏的祖先也来到了这里定居,潘氏子孙在村头村繁衍生息一直延续到今,目前已到第二十七代

       村口新修建的门楼:
http://s16/mw690/006b2FjUzy73zJ6g0QT4f&690
    今天的百西乡仍是以黎氏占多数的多姓氏大乡村,而其中的村头村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已从一个多姓氏的自然小村变为只有一个潘氏宗族的单姓自然村。村头村潘氏宗族供奉的第一世太公是生活在南宋的一位有文化的儒士__潘氏悦榕公,今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悦榕公子孙达到数万人,而村头村中生活的悦榕公后代也近千人。

    经过门楼进入村中,可见屹立在村西北宗祠广场的潘氏大宗祠,大宗祠的建筑规模在今天的南海地区仍是数一数二的
http://s10/mw690/006b2FjUzy73zJ8QSqlb9&690

http://s10/mw690/006b2FjUzy73zJ9e6Gl19&690
     村头村潘氏子孙从古至今也是人才辈出,有嘉庆年间开拓番禺万顷沙,并在道光年年间力争桑园围岁修款的思园公潘进;有道光年间科举殿试考第三十名,并为清朝的科举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本省进士潘斯濂;有为桑园围和西樵水利工程呕心沥血的清代举人潘以翎、潘斯湖、潘誉徴等;另外还有清末留洋法国的钦点进士潘伯镛,清末留洋德国的经济博士潘保荫等等。。。。

    大宗祠前的功名石见证了村头村潘氏子孙从古至今人才辈出;据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祖宗源于此家族!
http://s16/mw690/006b2FjUzy73zJlIgb57f&690
   大宗祠三雕十分精美;大祠堂基脚与门口、厅堂均用长6米以上的花岗岩铺成,用料考究!
http://s9/mw690/006b2FjUzy73zJs2bHy08&690

http://s9/mw690/006b2FjUzy73zJshjvib8&690

http://s16/mw690/006b2FjUzy73zJvg52Lcf&690

http://s15/mw690/006b2FjUzy73zJvDw7Qbe&690

http://s9/mw690/006b2FjUzy73zJw7f3W98&690

    村头村现存历史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村内花岗岩石板街巷形成棋盘状分布,护村河似玉带环抱,拦河石坝建造工艺堪称一绝,小桥流水、古树、古井与古村相映交辉。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潘氏大宗祠”、“祥斋祖祠”、“仲宣祖祠”、“器斋祖家塾”、“经学祖家塾”、“文武古庙”、“六祖古庙”等,不仅彰显岭南古村建筑风韵,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村中这口古井还可以食用
http://s14/mw690/006b2FjUzy73zJz9Gwt0d&690

http://s3/mw690/006b2FjUzy73zJzGIU2c2&690
  
   坐落在村东北角的祥斋祖祠,修建于清道光初年,祖祠中的古壁画、木刻石雕、手工抛光的青砖石柱等也是南海古祠堂的一绝
http://s12/mw690/006b2FjUzy73zJDc7Bpdb&690

http://s5/mw690/006b2FjUzy73zJE3kqgb4&690

     位于和恒大街北端,有一座古老的文武庙,村民称为“大庙”,供奉的是文昌帝、关武帝和各种神圣,是伴随当地村民走过千年岁月的古老神庙,庙中的古壁画在清代同治年间重画,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引述的故事寓意深刻,而庙中的木刻及石雕,文字刚劲有力、人物栩栩如生,是南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古老神庙

   可惜!那天中午时分,不能入内参观
http://s2/mw690/006b2FjUzy73zJGWu9r31&690

http://s12/mw690/006b2FjUzy73zJHR63h8b&690

    文武庙后面是村中心最繁华的大街,虽然,大街古门楼已被全部拆去换上仿古门楼,但是,古老的大街仍保留着当年的石板,这是十分难得和引以自豪的;大街上仍能看到解放初期的门牌,和百年前的商铺
http://s1/mw690/006b2FjUzy73zJKItz210&690

http://s8/mw690/006b2FjUzy73zJL7RsP27&690

http://s12/mw690/006b2FjUzy73zJLuKZJ4b&690

    据悉;村头村超过130多间镬耳屋分列街道两旁,30多间祠、庙、厅堂分布村中各处,六口古井均坐落村中,古树20多棵。经过文化大革后,原先130多间镬耳屋只保存下30多间。

     漫步于大街两侧石板铺就的古老巷陌,可以探寻到一批明清古民居、镬耳青砖大屋

http://s9/mw690/006b2FjUzy73zKjY0dy18&690

http://s4/mw690/006b2FjUzy73zKkCa8rc3&690

 

    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能保存如此多的古建筑和石板街 巷,实属难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