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意识到新知呈现的重要性,但是呈现方法单一,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英语课堂如何呈现新知识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呈现方式:是指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的一种意思明了的情境,并用标准而清楚的英语语言将要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项目呈现给学生。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全过程。
英语新知识点在课堂上的呈现方式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关键的一步,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英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新知识呈现是教学环节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此项课题研究,探寻适合初中英语课堂新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研究内容
1.初中英语教学中新知识点呈现的原则和方式的研究。
2.英语新知识点呈现形式的选择。
3.英语新知识点呈现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4.英语新知识点呈现对课堂学习有效性的影响。
5.英语新知识点呈现效果评价方法。
研究方式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关于英语课堂导入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研究法
制作调查表,针对七、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汇总,总结出学生最喜欢的新知识点的呈现方法。
3.经验总结法
调查分析总结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线教师常用新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制作调查表,对全校七、八年级全体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形成汇总数据,得出教师常用的呈现方式。
4.行动研究法
开发和研究除常用传统呈现方式以外的其他呈现方式,更在于细化每种呈现方式的具体操作和应用,以及跟踪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评价。
本研究方案研究期为一年,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7.6——2017.8)课题预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和调查问卷法。通过对有关文件、资料和资源库的搜集、学习、整理和分析,对英语课堂新知识点呈现的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现有的经验及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课题研究制度,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将以上材料汇编成册。
1.设计调查试卷,掌握学生在新知识点呈现方面的想法和需求。
2.结合调查结果、课堂教学效果和近期考试成绩,教师初步新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
3.依据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新知识点精心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
4.教师与学生交流课堂上新知识点呈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调控操作方式。
5.通过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检测新知识点掌握效果。
6.教师定期做好工作总结。
第二阶段:(2017.9——2018.2)课题实施阶段。
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此阶段,要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反思;每月对新知识呈现的有效性进行一次研究,对其成绩进行分析汇总并进行一次新知识呈现方法的成效总结汇报。积极研讨,分析课题研究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阶段:(2018.3——2018.5)题研究总结阶段。
本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整理相关研究材料,编辑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论文及课堂实录(课堂教学视频),将研究成果归集整理成册,上报结题。
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从而更广泛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的其他呈现方式,更在于细化每种呈现方式的具体操作和应用,以及跟踪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及
|
时间(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2017.09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
|
2017.10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
|
2017.11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问卷调查
|
调查报告
|
2017.12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学生试卷对比分析
|
教学日志
|
2018.01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
2018.01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
阶段性总结报告
|
2018.02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
2018.02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论文
|
论文
|
2018.03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录像课
|
课堂实录
|
2018.04
|
《初中英语新知识点课堂呈现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