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的味道,家乡的情怀——之陇西饸饹面

(2016-05-20 11:00:54)
标签:

杂谈


北方人豪爽,痛快,像极了劲道有力的拉面,张合之间透出满满的精气神。黄土地养育了朴实的西北人,而遒劲不折的小麦则喂养了黄土高原的性格。那甩开了膀子说干就干的利落可不就是最好的明证么!

西北人的面食以筋劲有力、色香味全著称。一道面就是一种生活乐趣,一道面同样也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粗实豪爽的西北人在祖先开垦过的沃土上培植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信仰,而千百年来从未变过的生命食粮——面食,养育的西北人愈见刚强愈发不屈。

西北面食种类颇多、明目颇繁,各个地区更是特色杂陈、花样百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面食“甘肃最多样、西北最特色”。而以美食城著称的甘肃陇西就尤为著名了,腊肉飘香迷醉四方诸邻、荞粉缠绕勾起千家兴味、面食迷情醉倒中国商旅……这千百味面食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陇西第一面——饸饹面了,因着它别具风味的特色早已美名远洋、飘香过海了。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39053cb6c22174b3787d7c7003a8a42.jpg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延。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由此这道风味俱佳的特色面食正式得名了。

据《陇西县志》记载:饸饹面相传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由陕西郃阳县(今合阳)传入陇西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郃”字与“饸”字是异字谐音而得名。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5784b2509d57b0b993370ea6cbc5a07.jpg

▲臊子饸饹面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165eeeb167fdcb972bd2b208264c04f.jpg

▲炒饸饹面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811703afb3251b59a36295c7174a77b.jpg

▲骨汤饸饹面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d8b379b94f6edaed164fd7063e1dfa9.jpg

▲凉拌饸饹面

饸饹面是将用水和好的荞麦面或高粱面在饸饹床子上挤压加工而成。古老的饸饹床子都是木制的,先将木头雕凿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凹槽,其深度在10到15厘米,凹槽底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漏孔,漏孔直径约2.5到3毫米左右,孔数多达150到200个;其上有一个与凹槽大小相对应的压锤,用连杆连接在可以上下活动的固定支点上。一般情况下,整个饸饹床子是悬空并固定在煮面铁锅的上方。当面和好后,放入饸饹床子的凹槽内,用人的手臂操作压锤,则在床子的底部就压出了无数条滑溜溜、亮晶晶的饸饹条子,然后用刀截成20到25厘米长的条子,放入锅中煮熟即可。俗话也说此种面食是阿基米德的“杠杆面“。饸饹面煮好捞出后,趁热用熟好的胡麻油浇拌均匀,放冷后盛入碗内,浇上汤,放上各种调料,就可以食用了。

吃饸饹面,讲究面要筋、光、亮,汤要香、辣、麻、酸、稀。饸饹面的汤是由猪肉或牛羊肉臊子汤、木耳、黄花菜、鸡蛋、豆腐、胡萝卜片、蒜苗、香菜等为原料以及各种调味品,并用淀粉勾芡而制成。当你碗中盛入油光光的饸饹面,上面浇上调好的饸饹汤,放入适量的辣子油、芥末、醋、麻酱、蒜末等调料,纳入眼底的是色,扑鼻而来的是香,入口而去的是美味,吃起来色、香、味俱全,可谓“舌尖生香、味蕾畅快”。一碗饸饹面,吃的不仅是陇西味道,品的更是甘肃风情。此外,由于饸饹面是用杂粮荞麦做的,含糖量低,是糖尿病人的辅助降糖食品。因此,颇受这类人群的欢迎。

饸饹面吃起来柔涧劲滑,利口开胃。是男女老幼皆喜爱的面食佳品。


Thefirsttravel0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旅次陇原 | 合作事宜 | 请直接后台留言

编辑丨红阳旅游特产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8429ef8afde4750b5738de6427fb24d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