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景区规划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016-07-27 10:34:43)
  (1)重开发,轻保护
        目前我国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景区可持续发展,导致景区生态环境被破坏、景区建设城市化等问题。
        (2) 重“硬”规划,轻“软”规划
        当前很多旅游景区的规划,仅从传统的园林设计角度,对景区进行“建设性规划”,侧重景区道路、建筑等“硬件”设施,忽略了对塑造游客体验有着重要作用的景区服务、解说系统、旅游活动策划等“软件”规划。
        (3) 忽略地方性,内容雷同
        很多景区忽视对自身特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抛弃最具吸引力的乡土文化,盲目追求流行文化,这恰恰与游客想要得到差异性文化体验的根本需求南辕北辙。上世纪8O年代全国遍地开花,迅速关园的“西游记宫”就是典型的例子。
        (4)缺乏参与性的活动,体验类型单一
        PineⅡ和Gilmore提出:体验分为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遁世(Escape)、美学(Esthetics)种类型,而最优体验则是这四种类型相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但我国当前绝大多数景区规划仍单纯重视景观营建,提供大众观光产品,缺乏深入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能带给游客只是单一的美学体验,自然无法将游客带入其渴求的“甜蜜地带”。
        旅游景区规划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忽视了游客多样化、深入的体验需求;另一方面忽视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两方面实则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游客多样的、深入的体验正是来自于保存完好的,景区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氛围,以及与景区文脉、环境相契合的参与性活动。要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就必须保证景区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因此,以游客体验为核心进行旅游景区规划,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景区规划改革的必由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