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平阴行·卧虎山罗家寨
拍摄:山野散人
卧虎山罗家寨位于山东省平阴县玫瑰镇罗寨村北的卧虎山。整体山势呈东南、西北走向,中间段的山形,由南向北远观,如卧虎状,首西尾东,故名“卧虎山”。山顶有清代山寨一座,由当地罗氏会首集众而建;用以安身抵御盗寇;故此山亦称“罗寨山”。
山寨处于虎头位置,松柏掩映,远望无迹;山体的东、南、西三面为峭壁,北面地势较缓。整体呈椭圆状,东南、西北方向直径约60米,东北、西南方向直径约40米;寨子皆由石块垒砌,围墙分为里外两层,墙体宽约1米;围墙顶设垛口,距离均匀;墙体设有洞孔,分布不均,用于瞭望和射击敌人。
寨门设有两个,外寨门门口朝西,内寨门门口朝南,低矮且狭窄。寨门前边建有哨所,便于观察山下的情况。寨墙的内外,有垒砌的石屋数十间,或单间或连体,便于居住,依地势散布于寨内。寨内中心的位置空间,较开阔且平坦,便于操练,立身此处,可一览山下境况。
寨子的东北面,因与东边的山体相连,地势较缓,路径之处,设置有数个岗哨和数道石墙,能起到拦截和打击敌人的作用。
今山寨整体轮廓清晰良好。东南角处围墙保存较完整,其他上半部均坍塌;石屋顶子亦均已坍塌,然墙壁、基址尚存;古风犹在!另:平阴县境内,类似此山寨的地方,今存数处,如九峪山邵家寨,龙虎山韩家寨、刘寨山刘家寨、云翠山子陵寨、大寨山山寨等(详见我的网易博客,平阴行系列)。
晚清时期,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致使爆发民间运动;影响较大的有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起义;嘉庆二年(1797年)捻军起义;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另有数处地方起义。时捻军分为东、西捻军,东捻军主要活动于山东一带。处于这种动乱局面,清政府已无力安民,各地乡民为求自保,便在高山之巅密林处安身,就地取材,建寨拒寇,实是无奈之举。(此文整理:山野散人;如有错误,敬请指正!待更改!)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