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 刘张琴
(2017-05-25 09:37:37)摘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大,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容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博赞(Tony Buzen)所创的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和传统的直线型记录方法不同的是,思维导图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目前思维导图正被广大英语教师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提出的。托尼·博赞,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约3.0亿人使用。思维导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有些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展开思维导图的教育。托尼·博赞认为: 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既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同时也运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
二、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出更多有利于学生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教学活动。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优势
1.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方面, 思维导图把小学生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从而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思维导图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的组织和概念框架的建立成为一个有力的助记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机械简单地从头到尾阅读一篇课文并学会里面的语言知识是有相当高的难度的,而思维导图却把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提炼出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学会其中包含的语言知识。
2.改善信息加工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的绘制是基于教师对课文内部逻辑关系的判断,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是板书,而教师板书的过程就能够有序地向学生呈现其中包含的逻辑关系,学生在构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节点的增加或对概念结构的修改都体现了学习者个性化的、主动的信息加工和知识构建过程。学生从这个过程能够学到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
3.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联想与创意,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就是一个从文本中提炼信息的过程,教师有条理地向学生展示这一个过程,可以给学生一个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范例,通过观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获得主要信息,分析阅读材料里中心概念或思想及其支撑明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和提高。思维导图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观点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要求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结构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思维导图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新形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
四、利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尝试
1.教学实践
在小学英语阅读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或者小组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分析,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从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记住所读材料,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背出文章内容。近日笔者执教了人教版PEP新教材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第五课时Read and write,文本内容如下(见图1):
图1
本课内容继续围绕season,weather and seasonal
activities展开话题。主要语法线索为询问对方喜欢某季节的原因及其应答句型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本课以Read
首先warming up部分我以一首英文歌曲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开始,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兴趣,整体感知季节这个话题,并且及时板书season这个思维导图中心主题。Pre-reading部分先用I point you say来复习本单元A,B部分单词、短语和句型,激活学生旧知,为本节课的练习奠定基础;再用guessing game猜季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专注性,学会聆听,为新课做铺垫。与此同时,边猜边及时板书出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这四个思维导图的构成要素,当学生们猜出正确的季节后我便抛出相关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学生回答的时候我及时板书下weather这一相应分支。While-reading部分task1让学生们快速阅读并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及关键词,然后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所划词发音。task2中用PPT展现课文第一幅图,询问学生们是什么季节以及What colour is spring?板书季节要素的第二个分支:colour;继续让学生们讨论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继而板书出季节要素的第三个分支:activities。以此类推,用同样的方法展示剩余三幅图并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分支,每幅图片的分支画好后会有单选题和问答题供学生们细度每段后来完成。Task3让学生们和老师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的post-reading部分先使用了教材上出现的书写活动complete the sentence;然后PPT展示另外一篇关于季节的小短文,并完成三个单选题,把课堂内容延伸到教材之外,拓展学生们的阅读面,提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后的homework我布置了让学生回去制作自己喜欢的英文的季节书,并写出不少于五句话关于那个季节。课结束后思维导图的板书如下(见图2):
图2
2.感悟与启示
以上是我的一次尝试用思维导图指导阅读教学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的有效性和促进性,也是在实践中体悟到将思维导图行之有效地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在这其中也有问题存在。比如思维导图不仅仅是老师自己在黑板上板书,也可以在老师完成部分思维导图后剩余部分请同学们来写,这样孩子们也参与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自己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学习、尝试,更好地去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不断地总结出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施。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课教学,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创造全新的师生间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丁大刚、张斌/译)。
[2]邹建军、李光强:《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例谈》,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第1期(总第319期)。
[3]欧阳苹果、陈清:《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9月第8卷第3期。
[4]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ETFLT,2005年2月第101期。
[5]周海明:《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11月第23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