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dwww.cn/news/UploadFiles_5659/200809/2008092409095040.gif
图为缪贞谊在石雕工作室创作情景
http://www.ndwww.cn/news/UploadFiles_5659/200809/2008092409100427.gif
缪贞谊石雕作品《唯听鸟雀调嗽》。
宁德网消息(本报记者
文/图)近日,我市福安籍艺术家缪贞谊被批准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缘于他在石雕方面所取得的好成绩。记者甚为好奇,这位当年以篆刻五千枚而“名噪”的青年,在沉寂几年后的今天,为何“一时”居然以石雕露面?
午后约定,记者来到他宁德市区的工作室,正在忙于石雕创作的缪贞谊直奔主题说:“其实,喜欢上石雕艺术应该说是纯属偶然。2003年末香港朋友寄来印石嘱咐篆刻,那个印的纽雕实在精美,我便用刻刀在一块石坯上进行临雕复制,自我感觉还不错。不久又购买了一台简易雕刻机,除了雕印纽,更多雕其他形式品种。”
采访中,记者渐渐了解到原来这几年来,缪贞谊一直在沉默中痴迷篆刻,又经常到泉州惠安,福州寿山,浙江青田等地拜名家,学石雕,买原石,搞创作。
谈及石雕艺术创作,缪贞谊说:“石雕和篆刻类似,都是给予石头以生命的一门艺术,它讲究的是石料、造型和刀法的统一,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刻成一件有生命的东西。”在每一次的创作中,他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先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石料的颜色及造型,感觉到石料适合于刻什么后才着手创作。如他的代表作“千禧龙”,极其巧妙地利用黄色的石头刻成了一条腾龙,将龙身周围的白色石头刻成了祥云,一根细细的龙须则从云中穿过,非常精彩,见者无不称奇。这件作品在刻制之前,缪贞谊对着石料足足看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动手。另外如“母子猴”作品,母猴的脸是黑色,而猴身却是黄色,极为有趣,缪贞谊也是思考了好长时间才创作出这件精品的。
近年来,缪贞谊创作出了“五环”、“飞跃自我”、“螃蟹”、“思想者”等几十件石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民间艺术展览,有中央美院专家评论:“他的石雕作品大气、精致、出神、灵透,细微处见精神,粗犷处显功力,意境深远,神态盎然,透出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采访结束时,缪贞谊先生特别说明了一点,他说他经常强调“宝贝之雕”,并把自己的网名取为“福建宝雕”,他认为“宝雕”是一种境界,值得每一个雕刻石头的人毕生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