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及守时礼仪
(2018-05-01 21:20:21)分类: 家园共育 |
幼儿园一般要求幼儿早晨八点钟左右入园。幼儿园要求幼儿按时来园是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考虑的。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每天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而且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另外,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从晨间的锻炼以及区域活动开始的。晨间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不同内容的游戏活动。通过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能在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谦让与分享。所以幼儿按时来园是必要的。
但是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守时礼仪呢?
建议一:制定时间计划表
根据孩子们在家的活动安排,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商量好各个活动的时间和休息的安排计划,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学习活动,如数学操作等。而且一旦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持之以恒。这样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坚持性,辅助以相关的奖励措施,效果更加明显。
建议二:保持良好环境
孩子的活动环境相对安静,独立。家长不必陪读或监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过多的噪声,如搓麻将、看肥皂剧等。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环境。培养孩子们独立游戏,学习的习惯,做好定点监督工作,辅助以约定好的惩罚措施。
建议三:做到奖惩分明
当孩子按规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时,家长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也可辅之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反之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建议四: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把每天孩子需要的学习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让他做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更多时间提供个他们自由支配了但同时要注意质量的保证。
建议五:从生活习惯训练
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前一篇:户外活动
后一篇:绘本故事《小老鼠过河》